第二章:学霸补习,旧人纠缠藏隐患
第二天早读课,我抱着数学笔记本,在重点班门口徘徊了十分钟。走廊里人来人往,重点班的同学大多拿着竞赛题在讨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目标明确”的笃定,让我忍不住攥紧了笔记本边缘。
就在我犹豫要不要转身走的时候,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林晓?”
我回头,陆泽背着书包站在不远处,校服拉链拉到胸口,手里还拿着一个热乎的肉包。他快步走过来,把肉包递给我:“看你在这儿站了半天,没吃早饭吧?”
我接过肉包,指尖碰到他的手,有点凉。“谢谢,”我小声说,“我……我是来问你昨天那道题的。”
“刚好,我早自习没课,去图书馆说?”他自然地接过我的笔记本,翻到那道解析几何题的页面,“你这里的辅助线思路其实没问题,就是计算的时候符号搞错了。”
图书馆里人不多,我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陆泽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活页本,上面整整齐齐记着数学知识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重点。他翻开其中一页,指着“椭圆与双曲线的区别”那部分:“你之前总把两者的标准方程弄混,我总结了几个判断技巧,你记一下。”
他的字迹工整,像印刷体一样,我一边抄一边听他讲解,之前模糊的知识点慢慢清晰起来。不知不觉间,早自习结束的铃声响了,陆泽合上活页本:“以后每天放学后,我们在这里学一个小时?我帮你补数学和物理,你……”他顿了顿,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能不能偶尔陪我背背英语作文?我总记不住那些模板。”
我愣住了,校草居然需要别人帮他背英语作文?但看着他认真的眼神,我立刻点头:“好啊!”
接下来的一周,每天放学后的图书馆成了我们的固定据点。陆泽帮我整理了“高考数学必考题型清单”,把近五年的真题按知识点分类,还在每道题旁边写了“易错点提示”;我则按照英语老师给的评分标准,帮陆泽修改作文,把他写得太复杂的长句改成简洁的表达,还教他用“情景记忆法”背模板——比如把作文里的例子换成他喜欢的物理实验,这样更容易记住。
有一次,我发现陆泽在做题时总忍不住揉太阳穴,脸色也不太好。我想起前几天在走廊听到他和父亲打电话,他父亲的声音很大,隐约能听到“必须考经管系”“别浪费时间在没用的事上”。那天晚上,我在文具店买了盒橘子味的解压糖果,还写了张便签:“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已经很棒啦”,偷偷放进他的笔袋里。
第二天去图书馆,陆泽看到便签时,耳朵有点红,却没说话,只是在给我讲题时,多拿了一瓶温热的牛奶放在我手边。
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在变好的时候,陈宇又冒了出来。
那天中午在食堂,我刚打好饭,就看到陈宇端着餐盘坐在我对面。他把一根鸡腿夹到我碗里:“晓晓,这几天怎么总躲着我?是不是生我气了?”
我把鸡腿夹回去,语气冷淡:“我没躲你,只是忙着复习。”
“复习?”他嗤笑一声,从口袋里拿出几张情书,在我面前晃了晃,“你看,三班的李娜还跟我表白了,不过我没同意。毕竟,我还是觉得你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