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过分了!还威胁你!"

"这种老板就是欺软怕硬!"

"我们一起告他!"

看着愤怒的同事们,我心里有了底。

这场仗,我们一定要打,而且要打赢。

但光靠愤怒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专业的帮助。

我想起了大学同学宋律师,他专门做劳动纠纷案件。

是时候寻求法律援助了。

3

中午休息时间,我给宋律师打了电话。

宋律师听完我的叙述,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林清,如果情况属实,这不只是简单的劳动纠纷,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宋律师说,"虚报工资、挪用社保资金,这些都是违法行为。"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我问。

"首先,你们需要收集证据。工资条、银行流水、社保缴费记录、劳动合同等,越详细越好。"宋律师停顿了一下,"然后,我建议你们先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劳动监察部门管用吗?"

"管用。他们有执法权,可以强制企业整改。如果企业拒不配合,还可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和宋律师通完话,我心里有了清晰的思路。

下午上班后,我把宋律师的建议告诉大家,同事们纷纷表示支持。

"我们分工合作。"我提议,"每个人整理自己的证据材料,然后统一提交举报。"

"林清,我有个问题。"小李举手,"万一公司知道我们要举报,提前销毁证据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问题。

王成想了想说:"要不我们先秘密收集证据,等材料齐全了再一起行动?"

"好主意。"我点头,"大家这几天表面上正常工作,暗地里收集证据。记住,千万不能让公司察觉。"

接下来的几天,办公室里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

大家都在偷偷收集证据。

我利用会计的便利,复制了更多的工资数据。

小李去人事部要到了自己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王成联系了几个已经离职的前同事,了解他们的情况。

越查越触目惊心。

这家公司存在虚报工资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至少有五年的历史。

粗略估算,公司仅在我们十几个在职员工身上,每个月就能贪污十万多元。

五年下来,数额巨大。

更可恶的是,公司不仅虚报工资,还虚报人数。

我在工资表上发现了好几个陌生的名字,询问后得知这些人根本不存在,完全是虚构的。

公司给这些虚构员工"发工资",实际上是在洗钱。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劳动纠纷了,而是有组织的经济犯罪。

星期五下午,我正在整理最后的证据材料,张伟突然走到我桌边。

"林清,我有话跟你说。"张伟压低声音。

我跟着他走到楼梯间。

"我知道你们在收集证据准备举报。"张伟直接开门见山,"我想告诉你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

我心里一紧,难道我们的行动被发现了?

"你别紧张。"张伟看出了我的担心,"我是想帮你们。"

"帮我们?"

张伟点点头:"那天发错表格,我其实是故意的。"

什么?

我惊讶地看着他。

"你故意的?为什么?"

张伟长叹一声:"因为我实在忍不下去了。这家公司的财务有太多见不得人的东西,我作为财务人员,天天都要参与造假,良心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