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画舫藏锋遇故人
江南三月,总是被连绵的烟雨裹着。秦淮河面上雾霭氤氲,乌篷船剪开碧色的水波,橹声咿呀着穿过横跨河面的石桥,将两岸的白墙黛瓦晕成一幅朦胧的水墨画。
“挽月舫” 就泊在秦淮河最热闹的河段,雕花的船檐下挂着两串红灯笼,雨丝打在灯笼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将灯笼染得愈发红艳。舱内暖意融融,炭炉里燃着银丝炭,偶尔发出 “噼啪” 的轻响,混着琵琶女婉转的唱腔,驱散了春日的湿寒。
苏轻舟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一张梨花木画案,案上摊着半幅《江行图》。她身着一袭月白色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淡青色的兰草纹,乌黑的长发松松地挽成一个髻,只插了一支素银簪子。指尖捏着一支狼毫笔,笔尖蘸着浓淡相宜的墨,正细细勾勒江心的礁石。
“阿舟姑娘,您这画可真神了,瞧这江水,仿佛能顺着纸流下来似的。” 邻座的富商张老爷凑过来,满脸赞叹地看着画案上的《江行图》。他今日特意包下 “挽月舫” 的半舱,请了生意上的伙伴赏景,听闻 “挽月舫” 上的画师阿舟技艺高超,便特意点了她来作画。
苏轻舟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语气却带着几分疏离:“张老爷过誉了,不过是些糊口的手艺罢了。” 她的声音轻柔,像羽毛拂过心尖,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让人不敢轻易亲近。
张老爷倒也不介意,笑着摆手:“姑娘太谦虚了,我在江南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从没见过有人能把江景画得这么活。” 说着,他指了指画中的江心礁石,“尤其是这块礁石,瞧着就透着股硬气,像是能挡住千军万马似的。”
苏轻舟握着笔的手顿了顿,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异样,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垂眸,笔尖在礁石的缝隙间轻轻一点,勾勒出几道极其细微的纹路 —— 那纹路看似是自然的石纹,实则是苏家旧部之间约定的暗号,意为 “安全,可联络”。十年前苏家遭难时,父亲曾叮嘱过她,若有朝一日需寻旧部相助,便在画作中绘上这样的纹路,自有旧部前来接应。
这半年来,她化名 “阿舟”,在 “挽月舫” 上以作画为生,一边躲避柳明远的追杀,一边暗中通过画作传递消息,可始终没有旧部前来联络。她心里清楚,柳明远手段狠辣,或许当年的旧部早已被他斩尽杀绝,可她不敢放弃,这是苏家翻案的唯一希望。
“姑娘这画何时能完成?我还等着挂在新宅的书房里呢。” 张老爷的声音将苏轻舟的思绪拉回现实。
“回张老爷,今日便可完成,您稍后便可取走。” 苏轻舟轻声应道,笔尖继续在宣纸上游走,动作流畅自然,仿佛方才的失神从未发生过。
就在这时,舱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船家的声音响起:“公子,您里边请,今日舱内正好有位技艺高超的画师,您不妨赏赏景,看看画。”
苏轻舟下意识地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公子缓步走了进来。那公子身姿挺拔,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几分温润的笑意,却又隐隐透着一股沉稳内敛的气质。他头戴一顶玉冠,腰间系着一块白玉佩,走起路来步伐稳健,不疾不徐,一看便知并非寻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