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QQ 弹窗里的缘分

2013 年的夏天,广东惠州被裹在黏腻的热浪里,工业区的电子厂像一座座不停运转的铁盒子,轰鸣声从早到晚没断过。22 岁的陈欢坐在流水线前,指尖机械地捏着电子元件,往电路板上按。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浸湿了蓝色工服的领口,他却没工夫擦 —— 流水线的传送带不会等任何人,一旦慢了,堆积的零件就会像小山一样压过来。

陈欢是河南周口人,初中毕业就跟着同乡出来打工,来惠州快两年了。他住的出租屋在工厂附近的城中村,十平米的小单间,摆了一张床、一个旧衣柜,就没多少空间了。每天下班,他要么窝在出租屋里看老旧的台式电脑,要么就去楼下的小卖部买瓶冰啤酒,一个人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喝。日子像流水线一样单调,孤独感总在夜里翻涌,尤其是看着同乡们成双成对时,他心里也会泛起一阵空落落的痒。

这天晚上,陈欢洗完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台式电脑开着,屏幕亮着微弱的光,他点开 QQ,看着好友列表里寥寥几个同乡,手指无意识地滑动鼠标,突然瞥见了 “附近的人” 图标。以前他从没点过,今晚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页面刷新后,一串头像跳了出来。他往下翻着,突然停在一个头像上 —— 是个女孩的侧脸,背景好像是厂区里的花坛,花瓣落在她的发梢,看着很干净。

女孩的网名叫 “可欣”,距离显示 1.2 公里。陈欢的心跳莫名快了几分,他犹豫了半天,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好久,才敲出一句:“你也在惠州打工吗?” 发送成功后,他盯着屏幕,手心都冒了汗,生怕对方不回复。

没过几分钟,QQ 头像突然闪了起来。“嗯,我在 聚力电子厂,你呢?” 可欣的回复很简洁,带着点陌生人间的客气。

陈欢赶紧回:“这么巧!我在隔壁的 隆发厂,是做组装的。”

一来二去,两人就聊开了。可欣说她叫王可欣,18 岁,茂名人,刚进工厂半年,每天对着流水线也觉得闷。陈欢跟她聊工厂里的趣事 —— 比如车间主任总爱揪着员工的工牌念叨,比如食堂的红烧肉偶尔会有几块大的,要抢着打;也聊家乡的小吃,陈欢说周口的胡辣汤早上喝一碗,浑身都暖和,王可欣就接话,说茂名的荔枝熟了的时候,家里院子里的树上挂满了,甜得能齁到人。

他们聊打工的不易,聊对未来的迷茫,越聊越觉得投缘。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从晚上九点聊到十点,陈欢一看时间,才惊觉已经聊了一个小时。“我明天还要上早班,得睡了。” 可欣发来消息,后面还加了个睡觉的表情。

“好,那你早点睡,明天聊。” 陈欢回复,心里却有点舍不得。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睡前聊一小时,成了两人的约定。陈欢会给可欣发工厂宿舍的照片 —— 几张上下铺挤在小房间里,窗台上摆着几盆绿萝;可欣也会发厂区花坛的照片,有时候是清晨带着露水的月季,有时候是傍晚落在草地上的夕阳。照片里的画面很普通,可在陈欢眼里,却比任何风景都好看。

聊了快一周,陈欢鼓起勇气问:“周末你休息吗?要不…… 我们见个面吧?”

这次,可欣回复得很快:“好啊,周末我休息,在我们厂门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