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道防线是激光感应门,林砚破解了门的密码,顺利通过;第二道防线是机器人守卫,苏晴用麻醉枪击倒了机器人;第三道防线是生物识别系统,林砚利用之前截获的敌方人员信息,伪造了生物特征,成功打开了控制室的门。

控制室内,一个巨大的量子雷达屏幕正在运行,屏幕上显示着大陆沿海的军队部署。“就是这里!”林砚立刻坐在控制台前,开始破解雷达系统。他发现,这个雷达系统不仅能监测大陆军队,还能和外部势力的航母战斗群联网,一旦发现大陆军队有异动,就会立刻向外部势力报告。

“不好,有人来了!”苏晴突然喊道。林砚抬头,看见一群穿着黑色制服的分离武装士兵冲了进来。“你继续破解,我来挡住他们!”苏晴拔出枪,和士兵们交火。

林砚的手在控制台上飞快地操作,汗水滴落在键盘上。“快好了!”他大喊,“还有三十秒!”

苏晴的子弹快用完了,她靠在墙角,一边躲避子弹,一边射击。就在这时,林砚大喊:“成功了!雷达系统被摧毁,还引爆了工事里的弹药库!”

两人立刻冲出控制室,乘坐潜行器撤离。当他们浮出水面时,海底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工事的残骸在海面上漂浮。“任务完成!”陈锋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响起,“回去给你们庆功!”

林砚看着远处的台湾岛,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只是收复台湾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艰难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第六章:潜伏在台北的“线人”

摧毁海底防御工事后,“归航”特战队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喘息机会。但陈锋知道,这远远不够——分离武装的总部在台北,外部势力的航母战斗群还在台湾东部海域虎视眈眈,要想彻底收复台湾,必须先掌握敌方的核心情报。

“我们在台北有个潜伏的线人,代号‘夜莺’,”陈锋在作战会议上说,“他已经潜伏了十年,最近传来消息,分离武装正在和外部势力密谋,要在11月1日发动‘斩首行动’,目标是我们的联合作战基地。林砚,你和苏晴乔装成商人,潜入台北,和‘夜莺’接头,获取‘斩首行动’的详细计划。”

林砚和苏晴换上了便装,乘坐民用飞机前往台北。飞机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时,林砚的心情格外复杂——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台湾的土地,可这里却被分离武装控制着,机场里随处可见分离武装的士兵,他们穿着黑色的制服,眼神里充满了警惕。

“别紧张,按照计划来。”苏晴小声提醒林砚。两人走出机场,乘坐出租车前往约定的接头地点——一家位于台北市老街区的茶馆。

茶馆里弥漫着茶香,老板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看到林砚和苏晴,他不动声色地递过来两杯茶:“两位是来旅游的吧?最近台北不太平,晚上尽量别出门。”

林砚知道,这是接头暗号,他回答:“我们是来寻亲的,找一位叫‘夜莺’的老朋友。”

老板的眼神亮了亮,他走到里屋,拿出一个包裹,递给林砚:“这是‘夜莺’让我交给你们的,里面有‘斩首行动’的计划。但你们要小心,分离武装最近在严查外来人员,已经抓了好几个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