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镇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条清澈的小溪穿镇而过。镇上最热闹的街角处,有间不起眼的医馆,门前挂着"神针李"三个大字的木牌。这便是李福生的诊所,一个能让垂死之人重获新生的地方。
这天清晨,李福生刚打开医馆大门,就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倒在门前。他立即将人扶进屋内,只见乞丐面色铁青,呼吸微弱。李福生取出银针,在烛火上消毒后,迅速在乞丐身上几处穴位下针。银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轻轻颤动。不到一盏茶时间,乞丐的脸色渐渐红润,睁开了眼睛。
"多谢神医救命之恩!"乞丐挣扎着要下跪。
李福生扶住他:"举手之劳,不必如此。你这病是寒气入体,我给你开副药,回去煎服三日便好。"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几个彪形大汉抬着个担架闯进来,上面躺着个面色惨白的年轻人。
"李神医,快救救我弟弟!"为首的大汉急得满头大汗,"他被毒蛇咬了,镇上大夫都说没救了!"
李福生快步上前查看伤势。年轻人小腿已经发黑肿胀,毒液正在蔓延。他二话不说,取出三根最细的银针,在伤口周围快速刺入。接着又取出几根稍粗的针,在年轻人身上几处要穴扎下。神奇的是,随着银针的颤动,黑色的毒血竟然顺着针孔缓缓流出。
半个时辰后,年轻人睁开了眼睛。李福生收起银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毒已排出大半,再服些解毒汤药,静养几日便无大碍。"
大汉们千恩万谢,掏出银两要付诊金。李福生却只收了几个铜板:"你们是山里的猎户,日子不易,这些就够了。"
这样的场景在神针李的医馆几乎天天上演。他治病不分贵贱,有钱的多收些,没钱的少收甚至不收。渐渐地,"神针李"的名声传遍了方圆百里。
这天,医馆来了位不寻常的病人。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在随从簇拥下走进来,脸色阴沉。
"你就是神针李?"男子上下打量着李福生。
李福生拱手道:"正是在下。不知阁下..."
"我家老爷是知府大人的管家。"一个随从趾高气扬地说,"听说你医术高明,特来请你给小姐看病。"
李福生收拾药箱,随他们来到知府府邸。小姐闺房内,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李福生诊脉后,眉头紧锁。
"小姐这是中了奇毒,若不及时救治,恐怕..."
"放肆!"管家厉声喝道,"小姐只是偶感风寒,你竟敢危言耸听!"
李福生不卑不亢:"在下行医多年,从未误诊。若不信,可请其他大夫来看。"
知府闻讯赶来,听了李福生的诊断,脸色大变:"先生可有解救之法?"
李福生点头:"需立即施针,再配以解毒汤药。"
在知府的许可下,李福生取出银针。这一次,他的手法更加精妙,银针在小姐身上排列成一个奇特的图案。随着他手指轻弹针尾,银针竟发出细微的嗡鸣声。一个时辰后,小姐吐出一口黑血,脸色渐渐好转。
事后,知府重金酬谢,李福生却只取了应得的诊金。临走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大人,府上恐有小人作祟,还望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