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A大,空气里还残留着暑气的黏腻,迎新大道被各式车辆塞得水泄不通。宝马、奔驰、甚至还有几辆扎眼的跑车,引擎盖在阳光下闪着傲慢的光。
在这片喧嚣与浮华之中,陈曦和她那辆叮当作响的共享单车,像是一格写实的电影画面,突兀又清晰。
简单的白T恤,洗得发白的牛仔裤,马尾辫利落地甩在脑后。单车篮筐和后座绑着她的全部家当——一个半旧的行李箱,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她小心地穿行,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终于在女生宿舍楼下停稳。
“让让,谢谢。”她声音清脆,扛起箱子就往楼道里走。五楼,没有电梯。
楼梯拐角,她放下箱子喘口气,撞上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一个女生同样大汗淋漓,却主动开口:“嗨,也是五楼?一起?这破楼梯真是当代大学生体能测试现场。”
陈曦笑了:“同意。我叫陈曦。”
“李思雨!”女生爽快回应,“以后就是战友了!”
互相搭把手,重量似乎轻了些。爬到五楼,两人已熟稔起来。李思雨住508,陈曦在对面507。
八人间,拥挤喧闹。陈曦的铺位是靠门的上铺。她利落地爬上去擦床板、铺床单,动作熟练,没有半分娇气。
下铺传来抱怨:“妈,这地方能住人吗?八人间?我爸不是……”话没说完就被中年妇女低声打断。
陈曦没在意,收拾妥当,拿出老家特产分给新室友。大多数人都友好道谢,包括那个抱怨的女生——赵薇薇,虽然接得勉强。李思雨则欢呼着直接拆开。
气氛稍缓。陈曦出门买日用品,和李思雨及隔壁宿舍爽朗的张倩结伴。三个女孩说说笑笑,讨论哪个牌子的洗发水性价比最高,哪个食堂窗口肉给得多。陈曦听着,心里有种新奇而扎实的暖意。这是她过去十八年,作为陈氏集团千金,从未真切感受过的烟火气。
隐瞒身份,体验最普通的大学生活,是她说服父亲陈国栋的赌约。生活费减半,绝对不准暴露身份。
她做到了。甚至乐在其中。
大学画卷展开。她和李思雨、张倩成了铁三角,一起占座,一起吐槽教授,一起挤食堂分享一碗麻辣烫。她们为省钱看电影节啃一周馒头,也在期末考前夜靠咖啡和互相打气硬撑。
她找了校外咖啡馆的兼职。时薪不高,但踏实。
在那里,她遇到了周恒。
周恒是大三的学长,话不多,沉默可靠。咖啡拉花漂亮得像艺术,难缠的客人他也能平和化解。打烊晚了,他会默默帮陈曦做完最累的清洁,然后说:“晚了,一起走一段。”
路灯拉长又缩短两人的影子。他们聊课业,聊读过的书,聊咖啡豆的风味。周恒的见解总沉稳有力,让人信服。某种默契在寂静与简单的对话里悄然滋生。
赵薇薇也常来咖啡馆,身边很快固定了护花使者——秦浩。法学院风云人物,家世好,长相英俊,是校园里一众女生倾慕的对象。
赵薇薇总是甜腻地叫着“秦浩哥哥”,点最贵的咖啡糕点,坐在窗边。有时会拉着秦浩过来,“关心”陈曦:“小曦,这么辛苦啊?又要学习又要打工。有困难一定要跟我说,我虽然能力有限,但帮衬朋友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