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专案组办公室内的空气依旧紧绷,关于“城市阴影掠食者”的恐惧如同低气压般盘旋不散。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压低了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脸上带着睡眠不足的疲惫和对未知的焦虑。

林枫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同时开着城市地图、老旧案卷宗的扫描件以及最新的法医报告。他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须,在大量信息中快速穿梭、比对、筛选,试图从那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揪出那一缕阴冷妖异气息的来源。

太阳穴的钝痛持续不断,这是精神力过度消耗的征兆。但他不能停,每多耽搁一秒,下一个受害者出现的风险就增加一分。

就在这高度紧张的氛围中,队长李涛办公室的门开了。

李涛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同于连环案的凝重,他径直走到林枫的工位前,敲了敲隔板。

“林枫,你过来一下。”

林枫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起身跟着李涛走进办公室。

“把门带上。”

林枫依言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嘈杂。

李涛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份略显陈旧的卷宗,封面上写着“XX珠宝行密室失窃案”,日期是一年多以前。

“西郊那个大家伙的案子优先级最高,我知道。”李涛将卷宗推到林枫面前,手指点了点封面,“但这个案子,拖得太久了。失主是本市有头有脸的企业家,上面时不时就会过问一下。之前经手的同事换了几波,一直没什么进展。”

他看着林枫,眼神里有一种复杂的意味:“你刚回来,那个连环案压力太大,可以先拿这个旧案换换脑子,找找手感。而且……”

李涛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这个案子的现场,有点‘邪门’。保险库是完好的,监控什么都没拍到,东西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我觉得,或许……需要一点你那种‘不同寻常’的观察力。”

林枫心中微微一动。李涛的话似乎意有所指,是在暗示他运用那种“超常”的直觉吗?看来他之前的表现,已经让这位老刑警队长产生了某种模糊的期待。

他接过卷宗,入手微沉:“我明白了,李队。我会看看。”

“嗯,”李涛点点头,“不用有太大压力,尽力就好。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

拿着那份沉甸甸的旧案卷宗回到自己的座位,林枫暂时将连环案的阴霾压下。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案件发生在一年零三个月前。本市一家高端珠宝行深夜遭窃,损失包括一批价值数百万的定制珠宝和一件据说是明代古玉的镇店之宝。现场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密室——位于商场内部的独立保险库,厚重的合金门锁完好无损,没有任何暴力破解的痕迹。内外监控均未拍到任何可疑人员进出,报警系统也未被触发。就好像那些珠宝自己长翅膀飞走了一样。

之前的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内部人员作案、高科技手段开锁、或者利用了某种尚未知的建筑结构漏洞上,但逐一排查后,全部陷入了死胡同。

林枫一页页仔细翻阅着现场照片、勘察报告、询问笔录。他的阅读速度快得惊人,神识辅助下,几乎是在扫描信息,并将所有细节在脑海中构建成一个立体的现场模型。

合金门锁结构……通风管道尺寸……值班人员活动轨迹……建筑图纸……

一切看起来都天衣无缝。

他闭上眼,身体微微后靠,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基础引气诀》悄然运转,一丝微弱的真氣被调动起来,缓缓汇聚于双目、双耳。

神识,开!

眼前的黑暗褪去,脑海中的那个立体现场模型骤然亮起,变得无比清晰和细致。

他开始进行“思维重现”。不是基于逻辑推理,而是基于超凡的感知力,去“回放”和“感知”那个时间点可能残留的、极其细微的、被常规勘察忽略的痕迹。

空气中粉尘的异常分布……

地面极其微弱的、非正常的震动残留……

能量场的细微扰动……

各种庞杂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带来一阵更强的眩晕感。他强行集中精神,过滤掉无用的干扰信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突然,他的注意力定格在了脑海模型的天花板通风口处!

在神识的极致放大下,他“看”到了!通风口外侧边缘的金属滤网内侧,勾连着几根极其细微的、肉眼绝对无法发现的、特殊的灰白色合成纤维!这种纤维的材质,与案发时值班保安制服以及任何已知进入现场人员的衣物材质都不同!

不仅如此!

他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向下渗透,扫过保险库内部光洁如镜的地板。

在靠近西北角的一个区域,地板下方传来的“回声”与其他地方有极其细微的差异!那里……似乎是空心的?但建筑图纸明确显示,那里应该是实心的混凝土基础!

林枫猛地睁开眼睛,瞳孔中一丝淡金色的光芒一闪而逝。

“小沈!”他喊了一声。

正埋头整理连环案资料的小沈抬起头:“咋了,林哥?”

“准备一下,去一趟XX珠宝行,那个旧案的现场。”

“啊?现在?”小沈愣了一下,指了指外面,“可那个连环案……”

“李队吩咐的,换个思路。”林枫拿起卷宗,已经站起身,“很快就好。”

一小时后,林枫和小沈站在了那家珠宝行早已恢复营业的奢华店面内。经理得知他们的来意,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配合地打开了那个已经闲置许久的保险库。

厚重的合金门缓缓滑开,里面是一个大约十平米的无窗空间,四壁都是冰冷的金属板,空气中有一种沉闷的、混合着金属和灰尘的味道。

小沈拿着卷宗,对照着现场:“林哥,这里都快被之前的人刮地三尺了,什么都没发现啊。监控探头当时就在那个角度,毫无死角。”

林枫没有说话。他走进保险库,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视着四周。

实际上,他的神识早已全力展开,如同水银泻地般覆盖了这里的每一寸空间。

那几根挂在通风口滤网内侧的奇异纤维,在神识的感知下更加清晰了。他甚至能“闻”到那纤维上残留的一丝极淡的、不属于这里的汗液和……某种化学药剂的味道?

他的脚步停在西北角,看似无意地用鞋底敲了敲光洁的地面。

咚…咚…

声音沉闷,听起来并无异常。但在他远超常人的听觉和神识感知下,那回响的细微频率差异被精准捕捉——下面绝对有空间!

“经理,”林枫转过头,语气平静,“这个保险库的地板结构,和建筑图纸上标注的完全一致吗?有没有可能下面有管道井或者检修通道之类被遗漏了?”

经理非常肯定地摇头:“绝对没有!当初装修这个保险库是请了专业公司做的,地基是整体浇筑的混凝土,厚达半米!就是为了防盗防钻。图纸我看过很多次,不会有错。”

林枫点了点头,不再多问。但他心中的疑团更大了。

神识不会错。下面有猫腻。

要么是图纸错了,要么……是有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改造了这里,并且瞒过了所有人!

“通风系统最近有检修过吗?”林枫又指向天花板那个小小的出口。

“案发后就没有动过,一直保持原样。”经理回答。

林枫对小沈使了个眼色。小沈虽然不明所以,还是立刻去找来了梯子。

林枫爬上梯子,凑近通风口,假装用手电仔细照射检查,实则是用神识牢牢锁定那几根纤维,并从指尖逼出一缕微不可察的真氣,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根纤维摄取下来,无声无息地放入证物袋中。

做完这一切,他走下梯子,面色如常。

“怎么样,林哥?有发现吗?”小沈急切地问。

“暂时没有。”林枫摇了摇头,目光却再次扫过那个西北角,“走吧,先回去。”

回到车上,小沈有些泄气:“白跑一趟啊看来。这案子也太邪门了。”

林枫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手中捏着那个装有奇异纤维的证物袋。

他的神识再次沉入脑海中的现场模型,这一次,他加入了新的变量——那几根纤维提供的“外来者”信息,以及地板下的隐秘空间。

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推论开始在他脑中形成。

盗窃者,可能并非从门而入。

也并非从通风口而入——那太小了,根本无法通过成人。

而是……从地下而来!

有人或许利用某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比如长期、缓慢、无声的化学腐蚀或高频振动破碎),从楼下某个未被监控覆盖的区域(比如管道间、废弃地下室),悄无声息地向上打通了通往保险库地板下的通道,然后以某种方式(可能是某种特制工具或身材极其矮小的同伙)穿过那层被削弱的地板,实施了盗窃,最后再将通道巧妙伪装复原!

这个过程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精准的情报、高超的技术和极大的耐心!

这就能解释密室的构成、监控的失效以及那几根可能是盗窃者无意中留下的纤维!

这个推断匪夷所思,但却完美地契合了所有矛盾点!

林枫的心脏微微加速跳动。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这起案子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绝非普通毛贼所为,而是一次计划周密、技术高超的专业犯罪!

“直接回局里,我去趟技术队。”林枫对开车的同事说道。

他需要立刻让技术队分析那几根纤维的成分和来源!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同时,他还有一个更深的疑惑。

如果他的推断正确,那个地板下的隐秘空间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之前的多次勘察,包括警犬、生命探测仪等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除非……对方使用的技术和材料,能够完美屏蔽常规探测手段?

这背后牵扯出的东西,恐怕比想象中更复杂。

他隐隐觉得,这起看似普通的盗窃案,其水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要深得多。

而此刻,在他怀中贴身口袋里,那枚从坤哥处得来的古朴玉佩,似乎极其轻微地、若有若无地…颤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