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假公子租房劫寡妇

京城城里,每逢科举考试的年份,各地举子来得特别多。不管房子大小,举子们都愿意出高价租来暂住。东街有个王寡妇,祖上开矿得利,几代人积累了万贯家财,名气很大。她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刚成年,一个还是梳发髻的小孩,家里只有一个丫头,外面雇了个王管家打理家事,还有个小厮跑腿,一家总共不过五六口人。她家厅堂高大宽敞,房屋又深又大,外厢房每到科举年就租给举子,总能收不少租金。

辛卯年七月初,举子们纷纷赶来。一天,有两个穿着整齐的仆人来租房。王管家带着他们看了左右厅房,都清幽干净。两个仆人说:“这房子明亮宽敞,肯定合公子心意。我们要全租下来,不能再租给别人。租金多少?”王管家说:“往年好几家合租,常给二十两;今年你们一家租,人少不杂乱,十五两就行。”仆人还价到十二两,当场付了现银。一个仆人出去接公子,没多久公子坐四抬轿赶来,带着四个仆人、一个小厮,行李有五六担,都是精致物件。到了后就送土产给主人家,光这礼物就值两三两银子。王寡妇说:“往年举子送礼物都很简单,这位公子真是大方。”

第二天,王寡妇让管家摆了丰盛的酒席回请公子,两个儿子出来作陪。公子开怀畅饮,一直到二更天才散席。

又过了一天,公子派仆人叫了厨子来办酒席回礼:一桌请两个小主人,一桌送到内堂给王寡妇,还叫丫头在旁边陪;让小厮进去倒酒伺候;另外备了小桌招待两个管家,四个仆人作陪。大家都喝到二更天。公子说:“把我带来的酒开了喝。”没多久酒温好了,味道香甜,度数不高,特别好喝。公子倒了两大杯递给王寡妇的两个儿子,说:“这酒顺口,咱们各喝三杯。”两个儿子都喝了。小厮在里面也给王寡妇斟酒,四个仆人也劝两位管家喝。

二更天过了,公子打发厨子走,关上门收拾。其实后来喝的酒里加了陀陀花,药性发作后,一家人全昏倒了。假公子和六个仆人把王寡妇等人捆起来,连夜搜出所有财物,装成五六担。天刚打晨钟,他们打开大门,大摇大摆地挑着东西走了,没人发现异常。

第二天中午,邻居见王家大门敞开,没人进出,就相约进去看看,发现一家人都被捆着昏倒在地,像醉死了一样。邻居说:“这肯定是中毒被劫了!”赶紧请医生来解毒,大家醒来后,才说出被假公子租房投毒、夜里抢劫的事。可追查起来,早就没了踪迹。

按说科举年租房是常事,谁能想到有大骗子用这招作案。他们想独租不租给别人,还算正常;刚来时送厚礼,主人家回请酒席,也合情理。可马上回请,酒席还这么丰盛,连家里婢仆都有份,这就藏着投毒的心思了。细心的人在收厚礼时还难察觉,但见对方连全家大小、主仆贵贱都招待喝酒,就该多留个心眼——客人回请主人,何必连内外下人都照顾到?可惜王寡妇是寡妇人家,两个儿子还是孩子,管家又没提前防备,骗子才能得手抢劫啊。

假当货物劫当铺

县衙旁边有一家大当铺,里面囤积的货物价值巨大,不管人们拿来多少东西典当,这家当铺都能收下。

一天,有个客人长相气派,恭敬地走进当铺大堂行礼,对店主说:“实不相瞒,我是外府人,常年做‘君子生意’,这些年攒了不少器物。前阵子拦下了七个贼官的担子,里面有很多宝贝古玩。现在好不容易藏到贵县,一时半会儿不好变卖。您这当铺要是能收当,我愿意当面估价,先把十分之一的钱给我。等您卖掉后咱们平分,每一千两的价款,咱们各得五百。明年这时候我再来取剩下的钱。”店主说:“我得先看看货物。”那骗子说:“货物太多了,一共九大担,在外面不好打开看。今晚您得跟守城的打声招呼别关门。等人都睡定后,您雇十八个人到船边来,把货物抬进您店里。确定收当后,咱们估好价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先给我点现钱,剩下的明年再补。”店主答应了。

当天夜里,店主吩咐守城的留着城门,催着十八个雇工去江边抬货,果然把九大担货物抬进了当铺。打发走抬夫后,关上外门,那骗子拿出钥匙打开九担货物的锁,大喝一声:“快出来!”每担里立刻跳出两个人,都拿着短刀,冲上来把店主绑了,威胁道:“敢出声就杀了你!”十九个骗子一起冲进内屋,把当铺里的男女老少全绑了起来,然后把当铺里的货物全装进那九担里,十九个人分着抬出城,临走还嘱咐守城的:“可以锁门了。”连夜把东西抬上船跑了。

半夜过后,有个慢慢挣开绳子的人,解开了家人的绑。大家赶到城门,门已经关了,问守城的:“你看见抬担子的人了吗?”守城的说:“抬担子的早就出城了!”天亮开门后,众人追到江边,骗子早就连夜开船跑了,根本不知道去向。

按说骗子一个人来当铺,担子都是店主自己雇人抬进来的,谁能防备呢?但他既然说有九担货物,店主为什么不在白天亲自去船上,当面查看担子里的东西呢?那样骗子的计谋就没法施展了。偏偏听他的话让夜里送货,还嘱咐守城的留门,等于把强盗请进门,才中了圈套。真是利令智昏啊!

京城店铺里的响马贼

山东人董荣到南京廊下的邓记店铺买丝绸,挑了三匹,定价四两四钱。用天平称好银子后,只因银子成色的问题,还在讨价还价没成交。忽然有个人骑白马而来,头戴笼巾,身穿青绢双摆外衣,也来店里买丝绸。店主邓某拿了绸缎给他看,这人顺手拿起董荣选的丝绸说:“我来给你们两家折中调停。”让董荣再添二钱银子,董荣也愿意添。这人接过银子在手里看了看,一翻身跳上马,加鞭就跑,马跑得飞快。

董荣赶紧追上去,过了一条巷子,转了一个弯,那人和马就没了踪影。

董荣没办法,回到邓记店铺,说店主和骗子串通一气,两人争执起来还打了架。正巧巡街的刘御史经过,两人都拦在街口告状。御史把他们带回衙门,又传召店铺左右邻居来问话。邻居说:“先是董荣进店买绸,只因为银子成色没谈拢。后来一个骗子骑马过来,也说要买绸,自称要给两家调解,让董荣添银子。骗子把银子拿到手后,跳上马就跑了,董荣追出去没追上,所以两人争执打架,告到您这儿。估计这骗子是响马贼,肯定不是店家串通的。”

刘御史说:“邻居作证是实情,不是店家串通。但银子是在他店里丢失的,按理让邓店赔偿二两二钱,董荣自己也承担二两二钱。”判决后两人都没再追究责任。

按说响马贼通常在山林僻路抢劫路人,骑马飞快逃走,如今在京城店里干这种事,也真是稀奇。况且他衣着光鲜,身边还有马,谁会防备呢?以后上店买东西,要是有陌生人在旁边,一定要多加防备,别让银子落到别人手里,这也是实在的提防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