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喜讯传来
时光过的真快,七个月的时间一晃即逝。苏珊离开时怀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如今,她的宝宝已然呱呱坠地,是个粉雕玉琢的漂亮小公主。欧阳梅兰得知消息后,满心欢喜,开玩笑道:“苏珊,宝宝取名了没呀?你可得取个超好听的名字,这以后可是我未来的儿媳妇呢。”苏珊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你这亲事订得也太早了吧,孩子们以后的事儿,哪能由咱们做主呀?”“哼,反正当不了儿媳妇,我就认她做干闺女,不管怎样,她都得喊我一声妈。”欧阳梅兰笑嘻嘻地接着说:“苏珊呐,我到邮局给你汇了两百元,这可是给我未来儿媳妇的见面礼,你让秦浩然去查收一下。”苏珊惊讶不已:“姐们,这礼也太重了些吧!”欧阳梅兰笑着道:“我高兴,我就喜欢小闺女,别忘了,满月后,拍几张小闺女的照片给我寄过来,”“好好好,过段时间了一定给你寄闺女的照片,让你在家看个够。”苏珊笑道,其实苏珊还有点感动,欧阳梅兰对她一直都很好,要知道,欧阳梅兰当时每月工资才三百六十八元,苏珊的工资比她还少四元,这笔钱几乎是欧阳梅兰大半月的工资了。在当时,人情往来一般也就二十到五十元左右,欧阳梅兰如此大手笔,难怪苏珊会吃惊。
欧阳梅兰关心的问道:“谁在照顾你坐月子呀?秦浩然会做饭不?他上班忙不忙?”苏珊笑着回答:“还是姐们你贴心,我妈过来了,在这儿帮我洗衣做饭带孩子呢。”
“那就好,那你婆婆呢?”“婆婆身体不太好,不能太劳累。我妈和我爸关系不太好,一个人生活也挺孤单的,以后只要她愿意,就让她在我这儿长住。再说我妈在这里,我也轻松一点,我还琢磨着做点生意呢。”欧阳梅兰笑道:“考察得咋样啦?打算做啥生意呀?”“秦浩然觉得电器市场前景不错,不过我更看好服装生意。”“嗯嗯,你挑服装眼光独到,这生意肯定能做起来。”“先试试看呗,总得去拼一把。”“那提前祝你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来,要是有啥事儿,尽管开口,咱俩相互照应着。”“那必须的哈。”欧阳梅兰提醒道:“你还忘了跟我说哦,咱闺女取的啥名字?”“秦浩然取了好几个名字,还没定下来,我说小名就叫安安,他同意了,我小时候爸和妈常吵架,家里总是不安宁,我希望闺女以后都平平安安。不要过像我小时候过的那样的日子。”两个好友又闲聊了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后,欧阳梅兰满心都是苏珊和她的小闺女。她开始想象以后小闺女长大的模样,肯定是个黑美人,因为苏珊貌美如花,秦浩然英俊潇洒,但两人都皮肤黝黑,这样想着,她不禁笑了起来,晏亦诚见她脸上溢不住的笑容,好奇地凑过来问:“和苏珊聊啥呢,这么开心?”欧阳梅兰便把苏珊生了女儿以及打算做生意的事儿都告诉了他。晏亦诚听后,也为苏珊感到高兴,还打趣道:“以后又多一个娃喊你妈了,对呀,喊你妈也要喊我爸呀,以后咱可得好好疼疼那小丫头。”
苏珊出月子后,便开始到处看衣服,看别人的穿搭,她妈妈帮着照顾孩子,让她能抽出一些时间去考察服装市场。秦浩然只要一有空,也会陪着她四处调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苏珊发现香港的服装更加新颖有特色,正好香港回归祖国,深市和港市的交通畅通无阻,这也是做生意的大好时机。
苏珊把自己的想法详细地和欧阳梅兰通了电话,欧阳梅兰听后十分赞同:“你这想法不错呀,而且你对服装有眼光,肯定行。不过刚开始做,可得小心谨慎些。”苏珊信心满满地说:“放心吧,姐们,我心里有数。前期我先少进点货,试试水。”
就这样,苏珊开始忙忙碌碌起来,选门店,看样品,装修门店,寻找合适的进货渠道,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苏珊如愿当上了服装店里的老板。
第三十一章:风声四起
百货公司最近可是三人扎堆,五人成群,大家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表情各异,绝大部分都有些脸色难看,有人叹气道:“工作了大半生,说下岗就要下岗,以后咋办,”有人安慰道:“公司的领导又没有下正式文件通知,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说不定是在造谣,”“无风不起浪,国家现在在进行大的改革,听说有的地方都开始行动了,”“政策好都是好,像我们既没有文凭,也没有啥技术,年纪也偏大,下岗还能再干什么活呢?”有人担忧道,“从前总以为自己端的是铁饭碗,现在铁饭碗都不行了,还是读书好,肚子里有货到哪里都能找到事儿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一起发着愁。欧阳梅兰因有事要忙,没去参与,只是隐隐约约的声音传过来,她听了几耳朵。
待将财务的事情理顺,清闲下来的时候,何会计神秘又小心的道:“梅兰,听说了吗?单位要改制,可能有一大部人要下岗,”
“这事是真的吗?我看到有好多人也在一起议论,”欧阳梅兰问道,“可能是真的,一时半会波及不到财务室,”何会计是财务室的科长,经常要参加公司的中层干部会议,消息灵通一些,
欧阳梅兰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虽说暂时波及不到财务室,但她深知改革的浪潮一旦涌起,无人能置身事外。她不禁皱起眉头,担忧地问:“何科长,那你觉得咱们财务室真能躲过这一劫?以后要是有变动,咱们该咋办?”
何会计无奈地摇摇头,叹了口气说:“我也说不准呐。现在上头的政策变幻莫测,谁知道以后会咋发展。不过,咱们财务室毕竟是公司的关键部门,暂时稳住应该问题不大。但长远来看,还是得给自己多作些打算,留条退路。”
欧阳梅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想起苏珊说的那些话,要为未来作些长远的打算,心里也不禁有了一些紧迫感。下班后,她回到家,和晏亦诚说起单位可能改制的事,晏亦诚安慰道。“别担心,天塌下来了你老公比你个子高,可以暂时顶一顶?再说,实在不行的话,咱们也可以和苏珊一样,盘个小门店做做生意,苏珊有经验,多向她取取经,现在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说不定还是另一番出路。”晏亦诚建议道。
欧阳梅兰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可她又有些犹豫:“目前公司里还没有正式红头文件通知,等通知了再做打算,先有个心理准备,”晏亦诚握住她的手,宽慰道:“下岗的也不是咱一人,听说粮、棉、油、百货公司、供销社几个大企业,全部都要进行改革。这是一个改革大潮,是失业也是再就业,这是一个契机,看谁有眼光有魄力,能抢占先机挖到第一桶金。”
欧阳梅兰听了晏亦诚的话,心里踏实了很多,她赞同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别人能适应咱们也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你们单位怎么样,会不会也要下岗,”随即她又担心起晏亦诚来,晏亦诚在外贸公司上班,主要负责进口一些电器类的产品,因当时国内的电子产品不如国外先进,此时时兴的电子产品“飞利浦电视机、索尼电视机”还有其他一些电子产品,都靠国外进口,特别受欢迎。晏亦诚有些忧色的说:“暂时还行,如果政策全面放开,允许个体户经营,对外贸公司的冲击力会很大,先慢慢观察吧,走一步看一步,真到了混不下去的时候,我也下岗,咱俩都当个体户,争取赚他个盆满钵满。”欧阳梅兰赞同道“下岗也不一定是坏事情,人都是被环境给逼出来的,躺着吃国家饭舒服惯了,人就没心是想再琢磨什么了,一天到晚上班下班,余下时间聊聊天,打打麻将,你说人过舒服了,谁愿意多操心做事,”晏亦诚接话道:“嗯嗯,谁都愿意过安稳的日子,不过,这一次改革是分水岭,以后穷富差距会越来越大,”欧阳梅兰不解的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晏亦诚宠溺的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笨女人,以后经济条件好的,有魄力的人会选择去做老板,而那些手头不宽裕、胆子小的人会去打工谋生,你说他俩谁赚的钱会更多?”欧阳梅兰晃然大悟,一脸崇拜的说道:“老公,我咋就没想到,你这么厉害呢,牛掰,我算是憨人有憨福,遇到了一个好丈夫。”晏亦诚被老婆夸的很受用,他一脸坏笑:“我厉害的地方多着呢,你说说,我在床上厉不厉害。”欧阳梅兰拿起床上的枕头向他砸去,娇嗔道:“起来越不正经了,说正事说的好好的,又扯起荤话来,讨厌,”俩人笑着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