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三十六章:转变心态

时光过得真快,眨眼又是一年过去,晏允枫即将步入二年级的学堂。距离欧阳梅兰那个充满玄幻诡异色彩的梦,已然过去了四年之久。这四年间,从一九九六年到一九九九年,欧阳梅兰的生活可谓波澜起伏,发生了诸多重大转变。她与薄文冰彻底分手,好友苏珊毅然南下投身商海,而她自己则与晏亦诚重归于好,夫妻关系愈发融洽。儿子晏允枫顺利踏入小学,开启了求知之旅。她自己也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从曾经刁蛮任性、自私自利的女子,摇身一变成为温柔和蔼、慈爱有加的母亲。如今,家中氛围温馨幸福,这样的生活让她倍感珍惜。

与此同时,公司里流传许久的职工下岗传言,终于尘埃落定,得到了国家红头文件的确切证实。经过这几年舆论的持续发酵,加上企业效益如江河日下,逐渐走下坡路。国企长期存在的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等弊病尽显,不少国企甚至连足额发放工资都成了难题,只能给职工发放百分之七十的薪水。面对如此困境,部分职工想法改变了,与其困在家里,不如出去放手搏一搏,于是选择停薪留职,有的摆摊做点小生意,有的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只为补贴家用。经历了这段波折,国企员工们的心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了起初的激进、担忧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平和与坦然。

何会计与欧阳梅兰当下可谓是单位的得力干将,肩负着核算单位下岗人员生活保证金的重任。此次下岗人员分批次进行安排,底层的销售人员与业务人员被列为第一拨,而市里局机关的工作人员则排在最后一拨。一时间,财务室陷入了空前的忙碌状态。为了应对这一艰巨任务,单位还从统计科抽调了几位业务能力出众的人员前来支援。

大家首先要统计下岗人数,之后依据工作年数来发放下岗失业补贴金。公司领导经过反复商讨,初步确定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为七百。比如说,若一名员工工作满十年,那他所能获得的补偿金就是七千元。标准既定,财务办公室与统计办公室里,众人都在马不停蹄地忙碌着,每个人都深知此项工作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

欧阳梅兰和同事们整天都埋首于各种数据之中,眼睛紧紧盯着账本和报表,手指不停地在计算器上跳动,耳朵里充斥着计算器按键声和同事们交流工作的声音。每一个数字都关乎着下岗员工的切身利益,他们丝毫不敢马虎。

何会计一边仔细核对数据,一边对欧阳梅兰叮嘱道:“梅兰啊,这些数据可千万不能出错,这都是大家以后生活的保障。”欧阳梅兰郑重地点点头:“何会计您放心,我一定反复核对。”

在统计科借来帮忙的小李,虽然年轻但工作认真负责,他遇到疑问便虚心向老员工请教:“张姐,这个工作年限的界定,碰到这种特殊情况该怎么算啊?”张姐耐心地解答着,同时不忘鼓励:“小李,你多问多学,这对以后工作有好处。”

在忙碌中,欧阳梅兰不禁感慨,时代的浪潮推动着企业变革,每个人都在这变化中努力适应。这些人的命运也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他们这些负责核算的工作人员,也是最后一次为他们服务结算工资了,一定要为这些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算好帐,让他们满意的走向新的征程。

随着时间推移,统计工作逐渐接近尾声,数据开始汇总。欧阳梅兰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着那一堆整理好的资料,心中既有完成工作的欣慰,又隐隐为即将下岗的同事们难受。在一起工作了那么多年,以后就要各奔东西了,心里有些不舍,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