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苏婉清从梯田回来,看见林修远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个小木雕,仔细打磨。
“修远哥,在做什么呢?”她走过去问。
林修远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木雕藏到身后:“没什么,闲着没事瞎刻着玩。”
苏婉清不信,非要看。争抢间,那木雕掉在地上,竟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燕子。
“真好看。”苏婉清捡起来,爱不释手,“为什么刻燕子?”
林修远看着她,眼神温柔:“记得小时候,我家屋檐下有一窝燕子,你总来看。你说燕子最是忠贞,一生只有一个伴侣,永远回到同一个地方。”
苏婉清想起来,确实有这么回事。那时她才十来岁,林修远也不过十四五岁,两人经常一起看燕子喂雏。
“你还记得啊。”她轻声说。
“记得,关于你的事,我都记得。”林修远的声音很轻,随风飘进苏婉清耳中,让她心跳加速。
夏天的时候,林母病倒了。发烧咳嗽,卧床不起。村里赤脚医生看了,说是劳累过度,体质虚弱所致。苏婉清日夜守在床边照料,煎药喂饭,擦身洗衣,无微不至。
一天深夜,林母高烧不退,药已经吃完了。苏婉清二话不说,拿起手电筒就上山采药。林修远要跟她去,她却坚持让他留下照顾母亲。
那晚下了雨,山路泥泞难行。苏婉清摔了好几跤,浑身是泥,终于在天亮时采回了需要的草药。林母服下后,热度渐渐退了。
林修远看着浑身湿透、满身泥污的苏婉清,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与心疼。
经过这次事件,村里人对林家态度好了许多。原本因为他们是“下放人员”而避而远之的村民,开始主动来往,送些蔬菜鸡蛋,教他们农活技巧。
4
苏婉清用自己带来的几本书,办起了小小的识字班,教村里的孩子们认字读书。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城里来的姐姐,经常围着她转。
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但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那年秋天,林修远在修水渠时遭遇塌方,被埋在土石下。消息传来,苏婉清只觉得天旋地转,疯了一样冲向事故地点。
她不顾一切地用双手刨土,指甲翻了,鲜血淋漓,却浑然不觉。村民们赶来救援,花了两个小时才把林修远挖出来。他已经昏迷不醒,呼吸微弱。
村里人说要用牛车送他去县医院,但路途遥远,恐怕来不及。苏婉清突然想起跟赤脚医生学过的心肺复苏法,坚持要立即施救。
她不顾旁人异样的目光,跪在地上,口对口为林修远做人工呼吸,按压胸膛。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终于,在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后,林修远咳出一口淤血,恢复了呼吸。
“活了!活了!”村民们惊呼起来,看着苏婉清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林修远被送往县医院,经过治疗,总算脱离了危险。医生说,要不是现场抢救及时,就算华佗再世也回天乏术。
在医院的日日夜夜,苏婉清守在林修远床前,寸步不离。当他终于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趴在床边睡着的苏婉清,她瘦削的脸上还带着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