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帮忙吗?”苏清晏自己都惊讶于这个突然的提议。
沈砚辞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不用,这个需要练很久。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坐旁边看看。”
苏清晏真的坐了下来,看了一下午。她没说话,只是看着沈砚辞和学生们小心翼翼地修复古籍,听他们讨论“纸性”“浆糊浓度”,第一次觉得,原来“慢”的时光,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第6章:深夜的“脆弱时刻”
周五晚上,苏清晏加班到十点,回到公寓时,客厅还亮着灯。
沈砚辞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旁边放着一杯温牛奶。看到她回来,他站起身:“刚煮的牛奶,你喝点暖暖胃。”
苏清晏接过牛奶,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心里蓦地一暖。今天在董事会上,她和股东吵了一架,为了一个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对方质疑她太冒险,甚至暗示她“女人当家,不稳妥”。
她没说话,坐在沙发上,把头轻轻靠在靠背上。沈砚辞看她脸色不好,没多问,只是把电视调到了静音,放着无声的纪录片——是关于敦煌壁画修复的,他知道她可能需要安静。
过了一会儿,苏清晏轻声说:“沈砚辞,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有人不认可我。”
沈砚辞放下书,看向她:“我见过你处理工作室资金的合同,条款写得很细,考虑到了所有风险,这说明你很专业。至于别人的认可,就像修复古籍——有些纸页上的污渍,再怎么洗也洗不掉,但不影响书的内容本身。你不需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要你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够了。”
他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温水一样,慢慢浇灭了苏清晏心里的烦躁。她看着沈砚辞,突然觉得,这个“协议丈夫”,似乎比她的任何朋友都更懂她。
第7章:心动的“小碎片”
· 雨天的伞 一次下暴雨,沈砚辞去盛远集团接苏清晏下班。他没开车,撑着一把黑伞,站在大楼门口等了四十分钟。苏清晏出来时,看到他的肩膀湿了一大片,却把伞稳稳地举在她头顶。“你怎么不躲躲雨?”苏清晏问。“怕你出来找不到我。”沈砚辞笑着说。
· 古籍里的字条 苏清晏在沈砚辞的书里看到一张字条,是他学生写的:“沈老师,谢谢您帮我垫付奶奶的医药费,我以后一定还您。”她才知道,沈砚辞把自己的工资大部分都贴给了工作室和有困难的学生,却从不说。
· 生日的“惊喜” 沈砚辞生日那天,自己都忘了。苏清晏却记得(林薇提醒的),她没买昂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