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就在这时,楚瑶端着一碗黑乎乎的东西蹦跳着进来,一股刺鼻的生姜味弥漫开来。

“谢珩!快尝尝我煮的可乐姜汤!驱寒保暖,提神醒脑,比你们那些苦药汤子好喝多了!”

谢珩看着她被熏得微红的脸颊和期待的眼神,竟真的接过去,尝了一口,然后蹙眉舒展,笑道:“味道虽怪,但喝下去确实舒坦不少。难为你有心了。”

楚瑶得意地扬起下巴:“那当然!我可是……可是研究了好久呢!”

她目光扫过我放在桌上的锦盒,撇撇嘴,“人参什么的,最俗气了,虚不受补懂不懂啊?”

谢珩无奈地摇头,眼神里却带着纵容:“你呀,总是这么多歪理。”

我看着那支被嫌弃地搁在桌上的老参,再看看谢珩手里那碗来历不明的姜汤,突然觉得胸口闷得发慌。

我送的东西是“俗气”,她做的就是“有心”。

8

还有一次,京中举办百花诗会。

我本不愿去,但母后说让我去散散心。

诗会上,才子佳人云集,谢珩自然是焦点,楚瑶也跟在他身边,惹得众人频频侧目。

轮到我时,我随意赋了一首咏兰的诗,虽不出挑,但也中规中矩,符合身份,众人自然是一片赞誉。

轮到楚瑶,她似乎被激起了好胜心,眼珠一转,张口便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句豪迈大气,震惊全场。

谢珩看向她的目光,瞬间充满了惊艳和赞赏,甚至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

然而,我却微微蹙起了眉。

这诗……气象磅礴,绝非一个毫无根基的女子能作出的。

而且,这风格,与我隐约在某一本极偏的古籍残卷上瞥见过的几句,极为相似……

但我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楚瑶得意洋洋地补充道:“怎么样?这诗好吧?告诉你们,好诗本就应该雅俗共赏,广为流传!不像某些人,作首诗也扭扭捏捏,毫无气魄!”

她说这话时,眼神有意无意地扫过我。

场面一时尴尬。

9

谢珩轻轻拉了她一下,低声道:“瑶瑶,慎言。”

但那语气里,责备少,无奈多,甚至有一丝觉得她可爱的意味。

他随即向我投来一个眼神,那眼神像是在说:“殿下身份尊贵,何必与她一般见识,显得小气。”

那一刻,站在百花丛中,听着周围的窃窃私语,看着谢珩那明显偏袒的姿态,我忽然觉得有些冷。

十年相处,他难道不知道我并非怯懦之人?

他只是觉得,我应该为了维持所谓的“风度”和“身份”,去容忍一个粗鄙女子的挑衅。

他享受着她的“率真”,却要求我保持“大度”。

真是……可笑至极。

10

真正让我彻底清醒的,是母后的生辰宴。

那日宫宴极为隆重,皇室宗亲、文武重臣及其家眷皆在列。

楚瑶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也让谢珩将她带了进来,安排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宴至中途,各国使节献礼,其中北狄使臣献上一匹汗血宝马,神骏非凡,但性情极为暴烈,连伤了几个试图驯服的宫中好手。

北狄使臣面带得意,言语间颇有挑衅之意。

父皇的脸色有些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