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二毛跃入黄水河中,冰冷的河水包裹着他灼热的身体。
那枚未成形的龙珠在他体内剧烈震动,释放出千年黑蛟残留的妖力与执念。
河水翻涌,雷电交加,他的身形在痛苦中扭曲拉长,鳞片刺破皮肤,额顶隆起坚硬的骨突——他正在被迫完成黑蛟未竟的化龙之路,却因凡人之躯与龙珠的排斥,成为了一条非蛟非龙的“孽龙”。
他巨大的龙身在河底翻滚,搅起泥沙,震塌河岸。
每一次挣扎都源于对母亲的思念与无法回归人形的绝望。
他记得自己最后看到的,是母亲王氏趴在桥栏上嘶声哭喊的模样,那声音刻入他的魂魄。
聂二毛——在黄水河底寻了一处隐蔽的洞穴栖身。
此地正是当年黑蛟承受天雷、最终陨落之处,残留着淡淡的龙气与蛟魂碎片。
他体内不完整的龙珠与此地气息隐隐呼应,缓慢吸收着水脉灵气。
然而,化龙的过程痛苦而缓慢。龙珠虽赋予他强大的力量,却无法让他完全掌控这具龙身。
他时常因力量失控而掀起洪水,淹没农田村庄,因此被沿岸百姓畏惧地称为“孽龙”。
唯有在月圆之夜,他才能短暂压制妖力,浮出水面,望向聂家村的方向。
那时,王氏并未立刻离去。她在儿子化龙的石桥边搭了个草棚,日日夜夜对着河水哭泣呼唤:“二毛——我的儿啊——你回来啊——”
她的眼泪落入河中,竟使河水变得咸涩。聂二毛每听到一次呼唤,便忍不住回头望一眼母亲。但他每回头一次,体内失控的龙气便会在河床掀起巨浪,堆积起一片礁石滩。
如此二十四次,河中便出现了二十四道石滩。
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二十四个望娘滩”,以此纪念孽龙对母亲的不舍与无奈。
一年后,王氏哭瞎了双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投入河中,自此消失不见。
有人说她溺死了,尸体被冲入大海;也有人说她被儿子接走了,去了龙宫享福。从此,黄水河又多了一个名字——哭儿河。
聂二毛感知到母亲的死亡,悲痛欲绝。他在河底疯狂撞击岩石,龙血染红河水,却再也换不回母亲的身影。
至此,他彻底沉入河底,将全部心神投入修炼,只求有朝一日能完全炼化龙珠,化为人形,去寻找母亲的转世。
光阴荏苒,世间王朝更迭,哭儿河(黄水河)畔的聂家村早已荒废,胡家也败落于战火。
唯有“二十四道望娘滩”和“孽龙”的传说还在民间流传。
聂二毛在河底洞穴中闭关苦修。
龙珠虽是不完整的,却蕴含了黑蛟千年修为和一丝真龙之气。他需以自身魂魄温养龙珠,弥补其缺失,并克服龙珠中黑蛟残存的暴戾意识。
修炼过程漫长而孤独。他学会了控制力量,不再轻易引发洪水;他聆听岸上渔夫的歌谣,从中知晓外界变迁;他帮助落水的孩童回到岸边,渐渐改变了“孽龙”的恶名,被渔民们悄悄奉为“河龙王”。
但无论获得多少信仰,他始终记得自己的目的——找到母亲。
八百年的岁月,足以让沧海桑田。战国末年,秦国崛起,天下纷争不断。
聂二毛终于感觉到,体内的龙珠圆满无瑕,与他魂魄彻底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