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县令若有所思地看着她,良久才道:“夫人若是有需要,可到县衙寻本官。”他再次取出名帖,但这一次,沈青秋依然没有接。
“大人好意,民妇心领。”她再次拒绝,“亡夫新丧,守孝期间不便与外男往来。”
周县令点点头,不再强求,临走前却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
送走周县令,屋中顿时安静下来。女眷们围上来,七嘴八舌。
“二嫂,你好生厉害!那张屠户都被你吓住了!”三姨娘柳氏敬佩道。
四小姐顾文娟却撇嘴:“逞什么强!得罪了张屠户,日后他再来找麻烦怎么办?还不如接了周县令的名帖,有个靠山。”
沈青秋冷冷看她一眼:“四妹若是想给周县令做妾,自可去县衙寻他,我不阻拦。”
顾文娟顿时涨红了脸:“你!你说什么浑话!我可是侯府嫡女!”
“侯府嫡女?”沈青秋轻笑,“如今的侯府嫡女,连一顿饱饭都难求。四妹若是放不下这身份,大可继续端着,看看能不能端来衣食温饱。”
顾文娟被噎得说不出话,气冲冲地回房去了。
沈青秋不再理她,转身对众人道:“从明日起,我们就要开始自谋生路了。三姨娘,你绣工最好,带几个手艺不错的姐妹专心做绣活。李嬷嬷,你认得几种药材,明日带我上山认药。赵伯,麻烦您照看家里和母亲。”
安排妥当,沈青秋回到自己房中。承志悄悄跟进来,小声问:“娘亲,我们真的要自己做活计吗?”
沈青秋蹲下身,平视着儿子:“志儿,人要靠自己才能活得有尊严。记住娘今天的话,永远不要指望别人的施舍。”
承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却有了几分不一样的光彩。
接下来的日子,沈青秋带领家中女眷开始了艰难的自立之路。
每日清晨,她带着李嬷嬷和几个丫鬟上山采药。起初大家都不认得药材,沈青秋便耐心教导。她前世积累的药材知识派上了大用场,很快就能准确识别各种草药。
下午,她带着采来的药材和绣品去城里售卖。寒州虽贫苦,但总有富户需要精美的绣品和药材。沈青秋凭借过人的谈吐和见识,很快与几家药铺和绣庄建立了稳定的往来。
一个月后,家中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虽然微薄,但足以温饱。
婆母林氏的病情也逐渐好转。沈青秋不再像前世那样卑微伺候,而是保持距离的尊重。令人意外的是,林氏反而比前世更加尊重她,或许是被她那日的表现所震慑。
唯一的刺头是四小姐顾文娟。她始终放不下侯府千金的架子,不愿参与“贱业”,整日抱怨不断。沈青秋也不强迫,只减少她的用度,让她自己选择是坚持骄傲还是填饱肚子。
这日,沈青秋从城里回来,带回来一个消息:“我打听到,城中的刘秀才开办了一家学堂,收费不高。我想送承志去读书。”
众人都惊讶不已。家中刚刚温饱,就要送孩子上学堂?
“二嫂,咱们哪来的钱啊?”柳氏问道。
“我计算过,勉强够束脩。”沈青秋看向儿子,“志儿,你愿意去读书吗?”
承志眼睛亮了起来,但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