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一次,篮球队的队友张昊看到那瓶水,伸手就要拿:“哎,谁放的水啊?刚好我渴了。”

陈越一把抓住他的手:“这瓶有人要了。”

张昊挑了挑眉,挤了挤眼睛:“哦~我知道了,是给我们班长的‘专属水’吧?”

陈越没说话,只是拿起水,走到场边。林晓正坐在台阶上,假装看风景,其实一直在偷偷看他。看到陈越走过来,她赶紧站起来,想溜走。

“等等。”陈越叫住她,“谢谢你的水。”

“没、没事。”林晓的脸又红了,“我刚好买多了。”

“那下次别买多了。”陈越笑着说,“我这里有队里发的水,你要是渴了,跟我说就行。”

林晓点点头,转身跑开了。跑了几步,她回头看了一眼,陈越还站在原地,看着她的方向,手里拿着那瓶水,阳光洒在他身上,像一道光。

那天晚上,林晓在随笔本上写下:“他说,下次别买多了。可是,我想给你买啊。篮球场上的光,好像都落在你身上了。”

3 图书馆的串词与心跳的声音

十一月的时候,学校要举办文艺汇演,每个班都要出节目。班主任李老师把写串词的任务交给了林晓,因为她的文字写得好;而主持人的任务,则交给了陈越和班里的文艺委员宋佳——陈越的普通话标准,台风也好,宋佳则是学过播音主持的。

接到任务的那天,林晓既开心又紧张。开心的是,可以和陈越一起工作;紧张的是,她怕自己做得不好,会给陈越添麻烦。

李老师让他们三个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学校图书馆修改串词。周六上午,林晓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图书馆。她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把写好的串词草稿摊在桌子上,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草稿纸上画满了红线和修改符号,有些地方甚至改得看不清原来的字了。

“来得这么早?”陈越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林晓吓了一跳,手里的笔差点掉在地上。

“你、你也早。”林晓赶紧把草稿纸往旁边挪了挪,怕陈越看到她改得乱七八糟的字。

陈越在她对面坐下,把书包放在椅子上,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我看了你的草稿,写得挺好的,就是有些地方太书面化了,主持人念出来可能会有点生硬。”

“我也觉得。”林晓点点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改才好。”

“没关系,我们一起改。”陈越笑着说,把笔记本推到她面前,“你看,这里‘让我们共同见证青春的美好’,可以改成‘接下来的节目,会让我们看到青春最可爱的样子’,这样更口语化一点,也更亲切。”

林晓凑过去,看着陈越的笔记本。他的字写得很工整,每一处修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出来,旁边还写着修改的原因。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他们的笔记本上,也落在他们的手上。林晓的手不小心碰到了陈越的手,她赶紧缩了回来,心跳得飞快。

“对了,这里还有一处。”陈越指着串词里的“青春如歌,岁月如画”,“这句话有点太常见了,我们可以换个更特别的说法。比如……你不是喜欢写夕阳和云朵吗?可以写成‘青春像傍晚的云朵,藏着最温柔的颜色;岁月像耳边的歌,唱着最难忘的时光’,这样既符合你的风格,也更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