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选材

朱红宫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沈知音抱着桐木琴跪在青石阶上。露水顺着她鸦青的鬓角滑落,在素色裙裾洇出深色痕迹。

"新入籍的乐伎?"执事太监拖着尖细的嗓音,竹板在她琴身上敲出脆响,"倒是个精致物件。"

她低垂着眼睫,看着自己葱白手指在琴身投下的阴影。昨夜在城南乐坊,她就是用这双手将《折柳曲》的第七叠改作三连音,让暗桩顺利将密信传出。此刻指腹还残留着琴弦勒出的血痕。

"抬起头来。"

沈知音缓缓仰首,晨光掠过她眉心一点朱砂痣。执事太监忽然踉跄后退,手中竹板"啪"地折断。她知道他看见了自己耳后隐秘的凤凰纹——前朝公主的烙记,已在皮肉深处蛰伏十五年。

"交坊司新制的九弦箜篌到了。"远处传来清润男声。沈知音垂眸,看见玄色锦靴踏过水光,腰间玉带垂着鎏金鱼符。年轻宗正寺少卿裴季安负手而来,腰间香囊缀着大晟皇室特有的五色丝线。

她抱着琴跟进交坊司正堂时,正撞见乐正大人摔了青瓷盏。满地碎瓷中,一卷泛黄的《开元乐谱》静静摊开,工尺字迹在晨光里浮动。沈知音瞳孔骤缩——第三行"仩"字旁,分明是母亲临终前哼唱的童谣曲调。

"沈娘子?"裴季安突然转身,她慌忙低头,发间银铃却发出清越声响。这是特制的机关铃,每声清响都暗合十二律吕。

"少卿。"她屈膝行礼,袖中指尖已掐出月痕。乐谱上的密码正在眼前流转:将"六五仕"改为"五仩尺",便是前朝密语中"兵戈再起"的暗号。

第二章:古谱阁

太常寺古谱阁内,檀香木制成的架子散发着幽幽的光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沈知音轻盈地踏入这个静谧的空间,她的脚步如同羽毛般轻盈,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一排古旧的乐谱上,指尖轻轻拂过《承平乐章》的金粟笺,感受着那细腻的纸质和古老的墨香。然而,她的真正目的并非这些乐谱,而是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沈知音的衣袖中,藏着一根细小的银针。她小心翼翼地将银针取出,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用针尖挑开了乐谱架上的一个暗格。这个暗格设计得极为巧妙,若非事先知晓其位置,恐怕很难被发现。

昨夜,沈知音早已用琴弦仔细地丈量过这个地方。她发现,在这排架子的第三根梁柱向东七尺的位置,藏着一件至关重要的物品——前朝太史令绘制的《山河密图》。这张地图据说隐藏着无数的宝藏和机密,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宝物。

"你在找这个?"

惊雷炸响的刹那,她旋身将匕首抵住来人咽喉。裴季安单手执烛,玄衣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内衬金线绣的蟠龙纹。他另一只手举着半卷残谱,泛黄纸页上赫然是她母亲的字迹。

"裴少卿当知这是死罪。"沈知音压低声音,银铃轻响,触发袖中火折子机关。若他真是大晟宗室,此刻该认出这铃声暗合《破阵子》的鼓点。

裴季安却突然毫无征兆地向前逼近了半步,他手中的刀锋如闪电般迅速地抵住了她腰间玉佩的暗格处,仿佛那暗格中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一般。

“沈娘子,你可知道,你弹奏《幽兰操》时,总是会在‘新枝’这两个字上多颤三下?”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就像他的刀锋一样,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