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老农牵着牛走过田埂。牛蹄踏过沾着露水的青草,留下一串湿软的脚印,老农手里拿着鞭子,却并不抽打牛身,只是轻轻吆喝着,声音低沉而温和。他们沿着河岸缓缓走着,走向不远处的稻田,牛的身影、老农的身影,在晨光中被拉得很长,倒映在河面上,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像是一幅流动的乡土画卷。这画卷里没有浓墨重彩,却有着最质朴的生机,最动人的烟火。
晨光里的绵蔓河,是一首无声的诗,是一幅流动的画。她用雾纱、垂柳、水鸟、卵石,编织出最温柔的清晨,也用这份温柔,唤醒了井陉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
二、正午的绵蔓河:碧水映彩的生机长卷
正午的阳光热烈而明亮,洒在绵蔓河的水面上,让整条河都变得鲜活起来。此时的河水清澈见底,像是一块透明的蓝宝石,镶嵌在井陉的大地上,岸边的草木、远处的山峦、天上的云朵,都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水在天上流,云在水中游”的奇景。
河畔的芦苇荡是绿色的海洋。大片的芦苇长得高大而茂密,翠绿的芦叶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像是被精心擦拭过的翡翠。微风吹过,芦苇荡掀起层层绿浪,“沙沙”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是一首轻快的歌谣。芦苇丛中,偶尔有几只麻雀穿梭其间,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与芦苇诉说着悄悄话;还有几只蜻蜓停在芦叶上,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彩色的光,像是落在绿色海洋中的小灯笼。
河中的鱼虾是灵动的精灵。透过清澈的河水,可以看见一群群银亮的小鱼在水中游动,它们体型小巧,动作敏捷,时而聚在一起,像是一团流动的银雾;时而分散开来,穿梭在卵石之间,像是撒在水中的碎银子。偶尔有一条较大的鲤鱼从水中跃起,“哗啦”一声溅起高高的水花,随即又落入水中,留下一圈圈巨大的涟漪,把水中的倒影搅得支离破碎,片刻后又恢复了平静。
岸边的稻田是绿色的锦缎。绵蔓河的河水顺着灌溉渠,缓缓流进岸边的稻田里,滋润着嫩绿的稻苗。稻苗长得整齐而茁壮,叶片上沾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是给绿色的锦缎镶上了一层银边。微风拂过,稻苗轻轻摇曳,掀起层层绿浪,与河畔的芦苇荡遥相呼应,形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世界。稻田里,偶尔有几只青蛙蹦跳着,发出“呱呱”的叫声,为这宁静的午后添了几分热闹。
河上的石桥是岁月的印记。在绵蔓河的中游,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桥身由青石板铺成,表面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桥栏上雕刻着简单的花纹,虽然有些模糊,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石桥横跨在河面上,像是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无数代井陉人从这座桥上走过,有的去河边洗衣,有的去对岸劳作,有的带着孩子来河边玩耍。如今,依旧有行人在桥上驻足,欣赏着河中的美景,感受着岁月的宁静。
河边的洗衣妇是最动人的风景。几位穿着朴素衣裳的妇人,提着装满衣裳的竹篮,来到河边的青石板上。她们挽起袖子,把衣裳放进水中浸湿,然后用棒槌轻轻敲打,“砰砰”的声音在河面上回荡,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妇人之间偶尔会聊几句家常,笑声清脆而爽朗,与水流的“哗哗”声、棒槌的“砰砰”声交织在一起,酿成了最质朴的乡土气息。洗好的衣裳被晾在岸边的树枝上,五颜六色的衣裳在阳光下随风飘动,像是挂在绿色世界中的彩色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