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宇是林薇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兼好友,性格开朗外向,是班里的体育委员,人缘极好。他像是永远没有烦恼的小太阳,也是林薇按部就班生活里一抹温暖而熟悉的亮色。
“我才不酸呢,”陆宇冲林薇眨眨眼,“对吧,薇薇?好学生可不兴关注这些‘不务正业’的。”
林薇无奈地笑了笑:“别瞎说。” 她下意识地又朝后排瞥了一眼。陈澈并没有像其他新同学一样试图融入周围的小圈子,他只是独自坐在那里,目光投向窗外,侧脸的线条在光线下显得有些冷硬和寂寥。那个吉他包安静地倚在他的桌脚,像一个沉默的秘密。
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临近放学,教室里有些躁动不安。林薇正在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眉头微蹙,全神贯注。
突然,一阵极不协调、磕磕绊绊的吉他弦音从教室后方传来,声音不大,但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格外刺耳。像是一首曲子的开头,却反复在两个错误的音符上徘徊、挣扎,最终陷入停滞。
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投向声音的来源——陈澈。
他不知何时已经拿出了吉他,抱在怀里,低着头,手指还按在琴弦上。他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自己成了焦点,或者说根本不在意,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着那戛然而止的走调音符微微出神。他的眉头紧锁,那是一种遇到难题时的专注,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烦躁。
班主任李老师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却带着提醒:“陈澈同学,自习课呢。”
陈澈这才像是回过神来,抬头看了一眼老师,没有任何窘迫或道歉的意思,只是默默地把吉他放到一边,重新拿起了笔。
教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窃笑声和议论声。
“搞什么啊……” “真当是自己家啊?” “弹得真难听……”
林薇的心跳却莫名漏了一拍。她看到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那双低垂的眼眸里一闪而过的、某种极其认真却受挫的情绪。那走调的、未完的序曲,像一颗小石子,意外地投入她平静的心湖,漾开一圈极细微的涟漪。
放学路上,陆宇还在喋喋不休地吐槽那个“装模作样”的转学生。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林薇安静地走着,耳边却仿佛还回响着那几声笨拙而执拗的弦音。
她忽然对那个名叫陈澈的转学生,和他那个沉默的吉他包,产生了一丝模糊的好奇。
这个小小的走调序曲,似乎预示着她一成不变的生活,即将开始变奏。
---
第二章:名为“铁三角”的初步构成
那几声走调的吉他音,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薇心里漾开的涟漪,持续的时间比她预想的要久一些。接下来的几天,她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留意教室后排那个靠窗的角落。
陈澈果然如他初来时那般沉默寡言。他独来独往,课间不是趴在桌子上补眠,就是戴着耳机看着窗外,指尖偶尔会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打着什么节奏。那把他视若珍宝的吉他再没在教室里出现过,仿佛那天下午的走调序曲只是大家的集体幻觉。
然而,关于他的议论却没有停止。有人说他是从大城市转学回来的,因为犯了什么事;有人说他性格孤僻,很难相处;当然,也少不了女生们对他冷淡气质和清俊侧脸的小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