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洁听不下去了,打断母亲的话:“妈,我才二十几岁,不想相亲。”
隔壁桌的同学投来新奇的眼光。
林洁压低声音:“当老师还要过好几年,我想先学写作,不想这么早就……”
“你懂什么?”母亲的声音瞬间拔高,“好不容易考了个师范大学,别学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你王姨的儿子条件多好,不知道别人能不能看上你呢!”
如果说母亲是“刀子嘴豆腐心”,那这把刀未免太锋利了,一下下割着林洁的耳朵。
她想解释,想告诉母亲自己的文字被认可了。
可话到嘴边,又被母亲喋喋不休的说教堵回去了。
“好了好了,你别管了,等放暑假再说。”她匆匆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
才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在看她。
后面有人小声说:“我没听错吧,这么小就相亲,她留过级吗?这么着急!”
那些议论声像刺一般,扎得林洁浑身不自在。
回宿舍的路上,手机又响了。
是父亲发来的语音。
“小洁,听你妈的话,周末有空就去见见那孩子。你在外面读书,家里管不到你,但要记住,稳定是最重要的,你妈为你操了这么久的心,别让她寒心。”
林洁站在香樟树下,紧紧抓着手机。
父亲很少发消息给她,每次说话都简短有力。
可这次,她觉得那些话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把她往既定的轨道里按。
【6】
回到宿舍,室友们正在一起聊天。
“小洁!文学社有活动,你想参加吗?”室友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
林洁刚想答应,手机屏幕亮了起来。
是母亲发来的相亲对象的照片。
她看着屏幕上的消息,想起了老师上课说过:“写作是自由的表达,是灵魂的出口。”
可自己的灵魂,永远走不到出口的亮光里,好像被父母用“为你好”的绳子捆在黑漆漆的夜里。
她突然委屈的想哭。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追求热爱的东西在父母眼里就变成了叛逆、不懂事。
难道按部就班地生活,就一定能幸福吗?
晚上,林洁坐在书桌前照例写着文章。
笔尖轻轻落在稿纸上,留下流利的字迹。
明天,她还要去面对父母的说教,还要听老师讲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
她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几乎被生活生吞活剥,可她不屈服。
【7】
林洁最终还是拒绝了相亲。
她找了个“学校组织里事情多”的借口,躲在空教室里,把那篇被老师夸过的小说改了又改,投给一家本地文学杂志。
投稿成功的邮件发过来时,她盯着屏幕傻笑了好久。
日子一天天过去。
林洁白天按部就班地上课、做兼职,晚上在台灯下写作。
偶尔和社团的朋友讨论一下创作,日子难得有了些盼头。
直到半个月后,稿费到账的短信提示发过来,她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自己银行卡绑定的是父亲的手机号。
当初办卡的时候,父亲说:“你刚上大学,花钱没数,我帮你盯着点。”
她当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导火索。
那天周六,林洁正在宿舍里改文章。
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语气冷的像陌生人:“你在哪?马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