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一个戴着厚眼镜的女生,怯生生地发言,立刻被旁边的人打断:“别异想天开了,那概率多低?肯定是测试环节……”

林薇的脚步僵在了门口。

那女生的声音,让她想起很多年前的自己,刚进研究院时,也是这样小心翼翼提出想法,然后被“前辈”轻蔑地否定。

她闭了闭眼。

理智在尖叫着让她离开,远离任何可能暴露的风险。

可是……

她深吸一口气,转回身,低着头,用最快语速、最小声音,仿佛只是下意识地复述某个模糊的记忆:“那个……我、我好像之前在哪本很旧的外文期刊上瞥过一眼,说……说类似材质的制备过程中,如果环境湿度波动超过阈值,哪怕温度恒定,也可能引发……引发内部结晶形态的轻微转变,表现为……表现为阶段性损耗率异常……”

说完,她根本不敢看任何人的反应,几乎是落荒而逃。

办公室里静了几秒。

“胡扯什么……”有人下意识反驳。

“等等!”组长却猛地抬手,盯着林薇消失的门口,眼神急剧变化,“去个人!立刻去查资料库!还有,马上复核过去一个月实验室的详细温湿度记录!每一个波动点都不要放过!”

……

三天后。项目组会议。

组长满面红光:“……问题彻底解决了!就是这个结晶度的问题!非常隐蔽!要不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室,落在角落里努力减少存在感的林薇身上,“……要不是小林同学提醒,我们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小林啊,这次你立了大功!”

所有目光聚焦过来。

林薇头皮发麻,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扯出一个僵硬的笑:“没、没有,我就是偶然看到,误打误撞……”

散会后,她又被组长单独叫住,勉励了一番,并告诉她,这个项目的关键人物,顾彦之院士,注意到了这个突破,点名要看详细的报告,包括发现问题的过程。

林薇的心沉了下去。

果然,当天下午,她在图书馆被拦住了。

顾彦之的助理站在她面前,态度礼貌却不容拒绝:“林薇同学吗?顾先生想见你。”

还是那间熟悉的办公室,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咖啡的混合气息。顾彦之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指尖夹着那份项目报告。

“坐。”

林薇依言坐下,心跳如擂鼓。

“结晶度的问题,”他开门见山,目光沉静地落在她脸上,“那本‘很旧的外文期刊’,叫什么名字?第几期?我记得,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

林薇的掌心瞬间沁出冷汗。她预设过这个问题,但真正面对顾彦之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时,预先准备好的、含糊的说辞都显得苍白无力。

她垂下眼睫,盯着自己的鞋尖:“我……我记不清了,可能是在学校过期期刊室随便翻到的……”

“哦?”顾彦之的声音听不出喜怒,“那么,关于你上次在论坛提到的‘初始电荷弛豫时间’,也是在哪本‘记不清’的期刊上看到的?”

林薇猛地抬头,脸色煞白。

他知道了。他根本不信她的说辞。

顾彦之站起身,绕过办公桌,一步步走到她面前,停下。他高大的身影带来极强的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