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苏瑾夏手边的笔,在一张便签纸上写下了一个公司名称和一个英文名字“Dr. Weber”,以及一个日期。
“这位韦伯博士,是这项技术的核心研发者。他下周会来京市参加一个不对外公开的小型技术研讨会。”陆宸轩将便签推到她面前,“或许,你可以试着邀请他参观你们的项目地块,争取合作机会。如果能拿到他的技术支持和评估认可,规划审批的那道坎,自然就迈过去了。”
苏瑾夏震惊地看着便签纸,又看看陆宸轩。这些信息,她手下整个团队都没有搜集到!他一个“破产”失势、自顾不暇的人,怎么会对这些细节如此了解?甚至还知道如此隐秘的研讨会?
“你...为什么要帮我?”她警惕地问,无法理解他的行为。这不符合他“图谋苏家财产”的人设。
陆宸轩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自嘲:“我们现在是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项目失败,对我有什么好处?难道指望我那点破产后的‘残值’来养活这个家吗?”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但苏瑾夏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然而,时间紧迫,容不得她多想。她立刻行动起来,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终于联系上了韦伯博士的团队,并成功邀请对方进行了实地考察。
结果出乎意料地顺利。韦伯博士对城南项目的地块很感兴趣,认为非常适合应用他们的新技术。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有了国际顶尖专家的技术背书和合作框架协议,苏瑾夏再次将补充材料递交上去。
这一次,审批流程快得惊人。之前种种刁难仿佛从未存在过。
一周后,规划审批顺利通过。
董事会上一片赞誉,之前的质疑声烟消云散。苏瑾夏松了一口气,心中却疑窦丛生。
这一切,太顺利了。顺利得像是...有人提前为她铺好了路。
她想起陆宸轩那天晚上平静的眼神和精准的信息。真的只是“刚好知道”吗?
她派人去查了那个研讨会,规模极小,参会名单保密级别很高。查了那家德国公司,背景干净,技术先进。一切都无懈可击。
但越是完美,苏瑾夏越是怀疑。
当晚,她提前回家,故意走进陆宸轩的书房,想找些蛛丝马迹。他不在家。他的书桌上很干净,电脑关着。她鬼使神差地拉开抽屉,里面只有一些普通文件。
最底下,压着一份皱巴巴的、似乎被揉搓过又展平的财经报纸,日期是一个多月前——正是传出他破产消息的时候。报纸上一篇分析他投资失败的报道旁边,有人用钢笔写下了一行锐利潦草的字:
“棋局开始。”
字迹是陆宸轩的。
苏瑾夏的心猛地一跳。
棋局?什么棋局?破产是棋局?那和他结婚呢?帮她解决麻烦呢?也是棋局的一部分吗?
她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破产”的丈夫了。他看似落魄,却总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能量和深不见底的城府。
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但同时,一种复杂的情愫也开始悄然滋生——那里面混杂着警惕、好奇,以及一丝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被强者庇护后的悸动。
她需要更接近真相。
5 盟友关系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