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火车驶入中原腹地时,窗外的景色已全然是熟悉的华北平原风貌。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起伏,村口的老槐树歪歪斜斜地杵在土路上,穿着粗布短褂的农夫扛着锄头匆匆走过,这一切都让陈砚秋生出恍惚 —— 这里的景象,与他现代时空记忆中的家乡几乎重合,只是少了高楼与公路,多了几分古朴与沧桑。

“再有两个时辰,就能到洛阳了。” 苏曼卿收起手中的地图,指着窗外,“祖庭墓就在洛阳东南的万安山一带,我查过资料,万安山自古就是风水宝地,战国时期不少贵族的墓葬都在那里。”

老赵靠在车窗上,擦拭着腰间的长刀,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我之前在洛阳待过几年,万安山那边不太平,有不少土匪和盗墓贼盘踞。我们到了之后,得先去当地的保安团打个招呼,免得遇到麻烦。”

阿吉第一次来到中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村庄:“中原的土地好肥沃啊,不像西域,全是沙子。就是不知道祖庭墓里的机关,会不会比流沙墓还厉害。”

陈砚秋握着手中的《玄虚西域记》,指尖反复摩挲着 “时空之钥” 四个字。书中记载,时空之钥是玄虚宗创始人用陨石核心打造的器物,能感知天地星象变化,打开跨越时空的通道。而祖庭墓作为玄虚宗的起源之地,不仅藏着时空之钥,还埋葬着玄虚宗的核心典籍《玄虚真本》,记载着玄虚宗机关术、天文历法的终极秘密。

“祖庭墓很可能就是我现代时空发掘的那座战国古墓。” 陈砚秋抬起头,眼神复杂,“我还记得,当时古墓的主墓室有一道从未被打开的石门,我们用了各种技术都没能破解,现在想来,那石门后面,或许就是时空之钥和《玄虚真本》。”

众人都沉默了。他们知道,找到时空之钥,陈砚秋就可能离开民国,回到他原本的时代。这段时间的并肩作战,早已让他们成为生死与共的伙伴,想到即将分别,心中都泛起不舍。

火车抵达洛阳站时,已是傍晚。周所长早已带着几名考古队员在车站等候,见到陈砚秋等人,立刻迎了上来:“一路辛苦了!我已经在洛阳的客栈订好了房间,还联系了当地保安团的张团长,他答应派一队士兵协助我们保护祖庭墓。”

张团长是个三十多岁的军人,身材魁梧,说话爽朗:“陈先生,苏小姐,久仰大名!章帝陵和流沙墓的事,我都听说了,你们保护文物的精神,值得敬佩!万安山一带的土匪和盗墓贼,我早就想收拾他们了,这次正好跟你们一起,清剿一番!”

当晚,考古队在客栈召开了会议,确定了前往万安山的计划。根据《玄虚西域记》和陈砚秋的记忆,祖庭墓位于万安山深处的 “玄虚谷”,谷中常年云雾缭绕,只有在 “日月同辉” 的清晨,才能找到墓道入口。而三天后,就是农历十五,清晨会出现 “日月同辉” 的奇观,是进入祖庭墓的最佳时机。

接下来的两天,考古队在洛阳采购了必要的物资,张团长则带领士兵,清剿了万安山外围的几股土匪,为考古队扫清了障碍。陈砚秋则利用这段时间,详细绘制了祖庭墓的大致布局图,结合现代时空的考古记忆,标注出可能存在机关的位置。

农历十五这天,天还没亮,考古队就在张团长的护送下,朝着玄虚谷出发。玄虚谷位于万安山深处,山路崎岖,树木茂密,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气息。

“前面就是玄虚谷了!” 陈砚秋指着前方的山谷,“根据记忆,谷口有两块巨大的石头,像门一样立在那里,那就是祖庭墓的‘山门石’。”

众人加快脚步,很快就看到了陈砚秋所说的山门石。两块石头高约十米,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玄虚宗符号,与陈砚秋现代时空记忆中的一模一样。此时,东方泛起鱼肚白,一轮明月还挂在天空,太阳的光芒透过云层洒在山谷中,形成了 “日月同辉” 的奇观。

“就是现在!” 陈砚秋走到山门石前,按照《玄虚西域记》中的记载,将青铜密钥贴在左侧石头的符号上。只听 “咔嚓” 一声,两块石头缓缓向两侧移动,露出一条通往谷中的小路。

小路两旁长满了低矮的灌木,灌木上挂满了露珠,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众人沿着小路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中央有一座巨大的封土堆,封土堆表面刻着玄虚宗的符号,正是祖庭墓的墓冢。

“终于找到了!” 苏曼卿激动地喊道,拿出相机拍摄起来。

陈砚秋走到封土堆前,蹲下身子,用手捻起一点封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封土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说明祖庭墓还没有被盗掘,时空之钥和《玄虚真本》应该还在里面!”

周所长拿出探测仪器,对封土堆进行检测:“墓道入口在封土堆的南侧,没有发现有毒气体,但存在强烈的金属反应,里面肯定有大量的青铜机关。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一步一步推进。”

考古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用洛阳铲在封土堆南侧钻探,很快就找到了墓道入口。墓道入口用青石板密封,石板上刻着一幅 “玄虚太极图”,图中央有一个圆形凹槽,与阿吉手中的黑色石头形状完全吻合。

“需要用黑色石头才能打开墓道!” 阿吉将黑色石头放入凹槽,轻轻转动。只听 “轰隆” 一声,青石板缓缓打开,露出一条通往地下的石阶,石阶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夜明珠,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大家跟我来,注意脚下的机关!” 陈砚秋走在最前面,根据现代时空的记忆和玄虚宗秘籍,小心翼翼地避开石阶上的陷阱。他记得,这段石阶的第三级和第七级是 “翻板陷阱”,踩上去就会掉进下方的尖刀坑,而第十五级石阶下方藏着 “毒箭机关”,只要触动就会射出毒箭。

众人跟在陈砚秋身后,严格按照他的指示前进,顺利通过了石阶,来到了一间宽敞的前室。前室的两侧摆放着许多青铜器物,包括青铜鼎、青铜剑、青铜爵等,这些器物的风格与战国时期的文物完全一致,与陈砚秋现代时空发掘的文物一模一样。

“这些文物,和我现代时空发掘的战国古墓文物,简直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陈砚秋拿起一件青铜剑,剑身上刻着玄虚宗符号,“这进一步证明,祖庭墓就是我现代时空发掘的那座战国古墓!”

就在这时,前室的石门突然 “哐当” 一声关上,两侧的墙壁上突然弹出许多青铜弩箭,朝着众人射来。“小心!” 老赵大喊一声,拔出长刀,挥舞着挡开弩箭。张团长和士兵们也立刻举起枪,对着墙壁上的弩箭口射击,很快就破坏了弩箭机关。

“是‘关门放箭’机关!” 陈砚秋皱起眉头,“看来祖庭墓的机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大家小心,接下来的墓室,可能还有更危险的陷阱。”

前室的石门上刻着一幅 “玄虚星象图”,图中央有一个与青铜密钥形状相同的凹槽。陈砚秋将青铜密钥插入凹槽,石门缓缓打开,露出一间更大的中室。中室的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盘,青铜盘上刻着玄虚宗符号和星象纹路,与章帝陵的星象图和流沙墓的沙海星图形成呼应。

“这是‘玄虚星盘’,是玄虚宗用来观测星象、启动机关的核心器物。” 陈砚秋走到青铜盘前,按照《玄虚西域记》中的记载,调整青铜盘的角度,让青铜盘上的星象纹路与天空中的 “日月同辉” 对应。

随着青铜盘的转动,中室的地面突然缓缓下降,露出一间地下地宫 —— 这就是祖庭墓的主墓室!主墓室的中央停放着一具巨大的石棺,石棺表面刻着玄虚宗创始人的画像,画像周围刻着密密麻麻的符号,石棺的前方,摆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青铜匣子,匣子表面刻着 “时空之钥” 四个字。

“是时空之钥!” 陈砚秋激动地走上前,心跳不由得加速。他知道,只要打开青铜匣子,拿到时空之钥,他就可能回到现代,回到他熟悉的世界。

就在他准备打开青铜匣子时,主墓室的入口突然传来一阵枪声。众人转身望去,只见一群穿着黑色西装的人冲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手中拿着一把手枪,眼神阴鸷。

“没想到你们竟然能找到祖庭墓,还破解了这么多机关!” 金丝眼镜男冷笑一声,“不过没关系,时空之钥和《玄虚真本》,今天都是我们‘天道会’的了!”

“天道会?” 陈砚秋皱起眉头,“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抢时空之钥?”

金丝眼镜男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玄虚宗秘籍的一页:“我们天道会是专门研究玄虚宗秘密的组织,时空之钥能打开跨越时空的通道,只要我们得到它,就能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

“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团长怒喝一声,指挥士兵们开枪。天道会的人立刻躲到石柱后面,与士兵们展开激烈的枪战。主墓室的空间狭小,子弹在墙壁上反弹,发出 “砰砰” 的声响,青铜器物被打得粉碎,碎片四溅。

“这样下去会破坏文物!” 周所长焦急地说,“而且天道会的人有备而来,我们的士兵伤亡已经很大了!”

陈砚秋环顾四周,发现主墓室的墙壁上有许多暗格,暗格中藏着玄虚宗的机关装置。他灵机一动,对老赵和阿吉说:“你们掩护我,我去启动主墓室的‘玄虚杀阵’,把天道会的人困住!”

老赵和阿吉立刻举起武器,朝着天道会的人射击,为陈砚秋争取时间。陈砚秋跑到青铜盘旁,按照《玄虚西域记》中的记载,快速调整青铜盘的角度。随着青铜盘的转动,主墓室的地面突然出现许多裂缝,裂缝中喷出火焰,两侧的墙壁上弹出许多青铜锁链,朝着天道会的人缠绕而去。

“是机关!快躲开!” 金丝眼镜男大喊一声,想要躲避青铜锁链,却被锁链缠住了脚踝,摔倒在地。天道会的人也纷纷被火焰和锁链困住,无法动弹。

张团长趁机带领士兵冲上去,将天道会的人一一制服。金丝眼镜男不甘心地瞪着陈砚秋:“我不甘心!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玄虚宗的秘密,竟然毁在你的手里!”

“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你们的野心,注定会失败!” 陈砚秋冷冷地说,“时空之钥不是用来改变历史的工具,而是玄虚宗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绝不容许你们肆意滥用!”

士兵们将天道会的人押出主墓室,主墓室终于恢复了平静。陈砚秋走到青铜匣子前,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匣子。匣子中放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黑色器物,器物表面刻着玄虚宗符号,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 这就是时空之钥!

“这就是时空之钥……” 陈砚秋拿起时空之钥,指尖传来一阵温热的感觉,脑海中突然闪过许多画面:现代时空的考古实验室、导师慈祥的笑容、发掘战国古墓的场景…… 这些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他眼眶湿润。

苏曼卿、老赵、阿吉和周所长围了过来,看着陈砚秋手中的时空之钥,眼神复杂。他们为陈砚秋感到高兴,却也舍不得他离开。

“陈先生,你真的要走吗?” 阿吉小声问道,眼中满是不舍。

陈砚秋看着身边的伙伴,心中充满了感激。这段时间,他们一起破解谜题、对抗盗墓贼、保护文物,经历了生死考验,早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知道,一旦回到现代,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我……” 陈砚秋犹豫了,他看着手中的时空之钥,又看了看伙伴们,“我不知道。时空之钥能打开跨越时空的通道,但我不确定,回到现代后,还能不能再回来。”

周所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先生,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我们都支持你。回到现代,是你的心愿,而这里,也永远是你的家,我们永远是你的伙伴。”

苏曼卿微微一笑,眼中带着泪水:“如果你选择回去,记得在现代好好生活,别忘了,在民国,还有一群伙伴在想念你。如果你选择留下,我们继续一起保护文物,探索更多的历史秘密。”

老赵也说道:“不管你走还是留,我都跟着你。你去哪,我就去哪!”

陈砚秋看着伙伴们真诚的眼神,心中做出了决定。他将时空之钥放回青铜匣子,缓缓关上匣子:“我不走了。”

众人都惊讶地看着他。

“这里有我珍视的伙伴,有需要我保护的文物,有我未完成的使命。” 陈砚秋坚定地说,“回到现代固然是我的心愿,但比起心愿,我更舍不得这里的一切。玄虚宗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揭开,还有更多的古墓和文物需要我们保护,我想留下来,和大家一起,继续守护这份文化遗产。”

苏曼卿眼中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笑着说:“太好了!我们又可以一起冒险了!”

老赵也露出了笑容:“我就知道你不会走的!”

阿吉兴奋地说:“以后我们一起保护文物,让更多的人了解玄虚宗的秘密!”

周所长欣慰地说:“陈先生,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有你在,我们的力量会更强大。”

陈砚秋打开石棺,石棺中铺着一层金色的丝绸,丝绸上放着一本用青铜打造的书籍 —— 这就是《玄虚真本》!《玄虚真本》详细记载了玄虚宗的起源、发展、机关术、天文历法等,是研究玄虚宗秘密的终极典籍。

考古队将《玄虚真本》和主墓室中的其他文物小心翼翼地取出,送入洛阳博物馆进行保护。随后,他们在祖庭墓周围搭建了保护站,安排专人守护,防止盗墓贼再次入侵。

几天后,洛阳博物馆举办了 “玄虚宗文化特展”,展出了章帝陵、战国古墓、流沙墓和祖庭墓的文物,包括青铜密钥、时空之钥、《玄虚西域记》《玄虚真本》等珍贵文物。特展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每天都有大量的观众前来参观,人们纷纷为玄虚宗的智慧和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惊叹。

陈砚秋作为特展的主要策划人,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说:“玄虚宗的秘密,不仅是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探索更多的古墓和历史秘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苏曼卿撰写的《玄虚宗探秘记》系列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用生动的文字和精美的照片,记录了考古队探索章帝陵、流沙墓和祖庭墓的全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老赵则留在祖庭墓保护站,担任站长,每天带领队员巡逻,守护着祖庭墓的安全。阿吉也加入了保护站,他将西域的防沙技术和中原的文物保护技术结合起来,为保护站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所长则带领考古队员,继续对玄虚宗的其他遗迹进行探索,他们在全国各地发现了许多玄虚宗的遗址和文物,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玄虚宗文化的认识。

陈砚秋站在洛阳博物馆的展厅里,看着玻璃柜中的时空之钥和《玄虚真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虽然他没有回到现代,但他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他会继续留在民国,和伙伴们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古代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夕阳的光芒透过博物馆的窗户,洒在文物上,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陈砚秋相信,只要有人守护,这些文化遗产就会永远流传下去,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成为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新的冒险,还在继续;守护的使命,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