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阮薇,你爹一直不喜欢你这个女儿,现在你又未婚先孕,你说…”

不等王琴说完,阮薇开了口,“你不敢!”

说着,阮薇拉起自己的衣袖,露出纤细胳膊上的青青紫紫。

“你人前端着温柔慈母的皮囊,私底下却对我非打即骂。”

“这些伤痕就是证据,从前我不争不抢,不愿计较。”

“但若今晚你不答应我的请求,拼尽全力,我也会让你在清河县身败名裂。”

“若你不相信,尽管可以一试。”

阮薇说完后,便不再多言,只是定定看着王琴逐渐难看的脸。

她心中也在打鼓,若王琴不肯,自己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这是场豪赌,若她赢了,便可获得自由,若输了,则会一无所有。

王琴微眯着眼,终于对王婆子之前的话,信了两分。

良久,王琴才不悦的开口,“你想要什么?”

阮薇听到王琴这么问,微微松了口气,“我知道夫人不想看到我。”

“我可以离开县丞府,从此不再出现,但我有两个要求。”

王琴挑眉,看向阮薇,“说说看。”

“一,我离开可以,夫人需支付我50两银子傍身。”

听到阮薇开口就向自己索要50两,王琴轻笑一声,“你开口便要50两,怎么敢的?”

阮薇表情不变,“50两换一张断亲书,夫人既解决了我这个麻烦,也再无后顾之忧,很划算吧?”

王琴看向阮薇,似乎是真的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阮薇也不着急,一直偷偷观察王琴的表情变化。

见她有所松动,于是便再次缓缓开口,“听说妹妹正在相看人家,若此刻传出不利的……”

“好,我答应你。”

王琴打断阮薇的剩下没说完的话,看向一边的王婆子,“去取50两来。”

王婆子点头,转身进了里间,很快便拿着50两走了出来。

王琴让人写下断亲书,亲眼看着阮薇签字画押。

王婆子将银子扔到阮薇怀里,脸色不快,“拿了银子就快滚,别污了夫人小姐的眼。”

王琴收好断亲书,脸上挂上虚伪的笑容,“断亲书已签,50两,我也给你了。”

“别说我这个后娘心狠,我再容你在府中住一晚,明天就离开吧。”

阮薇没拒绝,要知道外面现在还下着雪,自己要是这时候被赶出去,还不知道在哪儿落脚呢。

阮薇走后,王婆子忍不住开了口,“夫人,真的就这么让她走了?那50两银子…”

王琴轻轻瞥了王婆子一眼,后者立马噤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收起你的小心思,那50两,给了阮薇,就是阮薇的。”

“阮薇拿了钱,签下断亲书,以后若老爷和旁人问起,我也完全占理,不怕别人诟病。”

王婆子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眼馋那50两,想要占为己有。

但也深知王琴的脾气,若因此坏了王琴的好事,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王琴打了个哈欠,慵懒起身,“我乏了,先休息了,明日你亲自盯着那阮薇离开。”

王婆子点头应是,翌日天还没亮,她就将睡梦中的阮薇叫醒。

然后催促阮薇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将人带去了后门。

王婆子伸手,将阮薇推搡出了门外,“快走快走。”

“记得你答应的事儿,从此别出现在我们面前。”

说完,王婆子不给阮薇开口的机会,嘭的一声将门用力关上。

阮薇彻底清醒过来,看着还没完全变亮的天空,轻轻叹息一声。

昨晚从王琴卧房离开后,阮薇回去想了很久很久。

先消化了自己身死穿越的事实,然后便是穿越后差点被卖。

虽有惊无险,却仍旧被原主后娘赶出家门的事实。

县丞府是再也不能待了,那未来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阮薇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眼下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一便是自己拿着仅有的50两,找个地方安身立命,和肚子里的孩子相依为命生活。

二便是去寻肚子里孩子的亲爹,让他对自己和孩子负责。

阮薇没想过放弃肚子里的孩子,一方面是考虑到古代的医疗条件。

另一方面,许是孤独了太久,阮薇觉得重活一世,有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也不错。

两条出路有利有弊,思虑再三,阮薇觉得还是第二条路更可行一些。

一个怀着身孕的女子,身负巨款,在这世道很难存活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但若是孩子亲爹不承认,不愿接受她们母子,那阮薇也不会强求。

她虽性子软,但也不是那种厚脸皮的人。

打定主意后,阮薇这有了几分困意,只是柴房简陋寒冷,冻得她难以入睡。

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裹紧身上并不暖和的衣服,艰难的入睡。

好在阮薇被赶出来的时候,外面并未下雪,她想着找个地方猫着。

等天亮后,找个铺子买身能御寒的衣物,顺便打听一下,要如何去村子里寻夫。

阮薇运气不错,安全猫到天亮,在街上闲逛两圈后,找了一家成衣铺子买了身衣服换上。

身上的衣服看着灰扑扑,不好看,却比之前的衣服保暖。

看着也不打眼,阮薇十分的满意,而且这还是身男装。

阮薇将长发扎起,随手往脸上抹了两把墙上的灰,只要她不说,没人知道。

这么一个瘦弱,灰扑扑的人,是个怀着身孕的小姑娘。

刚刚在铺子里买衣服的时候,阮薇和老板娘打听了去村子的办法。

原主虽然不知道孩子亲爹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却知道当初失身的地方,是清河村后山。

顺藤摸瓜,阮薇打算先去清河村碰碰运气。

如果想要找的人不在清河村,那她再去附近村子找找看。

听说那些村民偶尔也会进城买东西,回村的牛车就停在城门口。

路过包子铺,阮薇花了几个铜板,买了几个馒头。

然后揣着馒头快步朝着城门口走去。

阮薇过去时,正好有一辆去清河村的牛车要回村。

见状,阮薇赶忙付了几文钱车钱,爬上了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