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周明深默默不语地任由四婶子骂了一通。

刚才还满天繁星,好像忽然间就消失了,月亮也早隐去,漆黑的天空下,远远有闪电轰鸣,又雷声响起,凉风也从脚底下刮过来。

“不好了!”周明深这才意识到刚才媳妇的话是对的。

他抓起塑料布飞跑着去喊弟兄三个去打麦子场里盖麦子。

张秋莲虽然也着急,但不像上辈子那么紧张了,她知道麦子没淋着被他们赶着盖上了。

她把院门上住,烧了水娘俩洗洗进屋睡了。

不错,今天有收获,弄回一头猪。

“哗哗哗!”外面的雨势猛了。

“咔嚓!”一个响雷仿佛就在窗外炸开。

“啊妈妈!”熟睡的小暖暖一个激灵抱住张秋莲。

“不怕不怕,妈妈在。”她抱紧女儿抚摸着她的小身子。

有妈妈哄着,小暖暖又睡着了,发出小猫般的熟睡声。

张秋莲这才猛然想起,上辈子这个时候,自己正在去打麦厂里的路上,摔了一跤发动了,闻讯赶来的周明深冒雨拉着她去了乡里卫生院,谁都没顾上家里还有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她此刻心都疼抽抽了:上辈子,孩子一个人在家被吓成什么样子了……

怪不得上辈子等她生了孩子回到家,女儿见到她一个劲的哭,后来就生了一场病,本来灵动的眼神都变得痴痴呆呆的。

那是被吓着了。

她眼泪溢出来了,更紧的抱住孩子。

然而她还是很庆幸,现在的她躺在女儿身边抱着大女儿,肚子里的小女儿也不会再早产了。

她温柔地摸向肚子,就像摸着小女儿一样。

上辈子,本来就营养不良,小女儿又早产,出生跟个大老鼠似的,又没奶水吃,能活下来才怪。

她笑着呢喃:宝宝,今晚上妈妈给你吃肉了,香不香?以后妈妈都给你吃好的,你可得乖乖吃哦。

外面传来周明深回来的动静,一个念头闪过,这200块钱不能放在家里,万一被他翻出来再还给老四就功亏一篑了。

她决定把这钱明天就送到娘家去。

提到回娘家,她又灵机一动。

自从媳妇肚子大了,天也热,周明深就把大床让给娘俩,他睡到了外屋的小床上。

他冲洗一下身子进屋就朝里屋悄声问:“打雷没吓着暖暖吧?”

张秋莲没理他。

他以为娘俩都睡熟了,就自己的小床上呼呼睡去。

张秋莲习惯地早上起来了,虽然心里对这个男人已经没有半点感情,但毕竟她娘仨还得靠他养,干这么重的活,得让他吃好。

她就熬了大米粥,溜了馍,给女儿蒸了一个鸡蛋,捞了几个咸鸡蛋煮煮,又从院子里的黄瓜架上摘了两根黄瓜拌拌。

这时候,周明深也起来了,他洗漱了就蹲在压水井边磨镰刀。

张秋莲冷着脸招呼他:“吃饭了。”

周明深抹镰刀的手一顿,“嗯!”

“妈妈!”床上的暖暖睁眼睛看见妈妈就笑。

“哎!暖暖起来吃饭了,吃了饭咱去姥姥家。”

“回姥姥家,哦回姥姥家喽!”上一秒还躺在床上惺忪着眼睛的暖暖下一秒就一跃而起。

她最喜欢回姥姥家了,姥爷姥娘,舅舅妗子,还有哥哥都喜欢她,什么好吃都给她。

看到女儿这么开心,张秋莲也开心,又能见到还健在的爹娘了,她心里除了开心还有激动。

早饭时,张秋莲不再像之前那么俭省了,她给女儿端出蒸鸡蛋让她自己吃,自己给自己剥了一个咸鸡蛋就着馍大口吃起来。

周明深想说话还是咽下了,低头猛吃。

张秋莲和他说:“我今天带着暖暖去一趟娘家,把账还上一点,欠我哥嫂子两千块钱多少年了,还一点是一点。”

周明深沉默许久还是说:“老四家的猪钱……”

“那是我的猪,钱是我的!”她拉断他的话。

周明深叹息一声,“秋莲,我不知道你这是咋了,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我问你,你就不怕人家笑话?”

张秋莲直直看着他问:“谁笑话我了?昨天大伙都说了那猪该我卖,你耳朵聋了!”

周明深无奈地摆摆手,“算了算了,这大忙节日我不跟你吵,以后再说吧。”

张秋莲懂他的“以后再说”。

但这回任你七十二变,我有八十一难,你别想从家里倒腾走一分钱的东西给他们。

吃了饭,周明深拿上镰刀,提着军用水壶匆匆下地割麦子了。

张秋莲也换身出门的衣裳预备走娘家。

但是回柜子找出门衣服的时候她笑了:自己的衣服没有一件不带补丁的。

这都88年了,人们的日子开始慢慢好起来,谁家主人还没一件出门的衣服呀,可是她没有。

她哀叹一声,又咬牙切齿地骂了周明深一通。

“秋莲!”院子里响起四婶子的叫声。

“哎,四婶!”张秋莲忙答应着出屋门迎接。

“四奶奶!”小暖暖也甜甜地叫。

因为她喜欢四奶奶,四奶奶经常给她好吃的。

“哎!我的暖暖就是招人疼,看见奶奶就叫。来,今天奶奶给肉吃。”她手里提着一块猪肉。

“哎呀四婶,你这是干嘛呀,肉多贵呀,这得有四五斤呐!”张秋莲看见惊叫。

“别废话,赶快接过去炖了吃,给你和孩子都补补。”

张秋莲知道四婶子这是又把昨天那5块钱给还回来了,她不得不接过。

心说正好,我回娘家炖了吃。

她接过肉谢了四婶,把肉放在井拔凉水里冰着,让暖暖看住,她拿上老三家的钥匙去了老三家。

结婚这十几年了,家里连辆自行车都没有。

但是,三个小叔子娶媳妇她个个都给买了自行车。

本来老三娶王凤霞的时候周明深两口子他给买自行车了,王凤霞嫁过来就骑着去学校上课。

骑了几年,她说现在流行女款轻便自行车了,她也想换,就问老二要。

老三一个农民仗着一副好皮囊娶了个拿工资的媳妇,那是当成宝,自然有求必应。

可是,他没钱呀,媳妇的钱又自己存着不给他碰,他想给媳妇买自行车还得问大哥大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