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陈飞猛地睁开眼。

身下,老旧的吉普车挣扎在泥泞的山路上。

车轮每一次下陷和爬出,快把车里人五脏六腑摇匀了。

“又是这个噩梦!真实无比!”

这一路来,反反复复已经梦到九次了。

希望到了目的地,不会再影响他。

“老师,都这么晚了,路又不好走,要不明天再上山吧?”

旁边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忧虑。

是李玉,陈飞不用看也知道。

这个刚读研的小伙子此刻正紧紧抓着车顶的扶手。

冰冷的雨点子“噼里啪啦”砸在车顶上。

“小李,时间不等人,大雨更不等人。

早到一刻,我们就能多一分准备。”

天色渐黑,车窗外头是深不见底的山林。

李玉看着专注的老师,总觉跟以前有些不同。

人还是那个人,年轻精神。

但神色中,却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笃定。

车辆终于驶出最难走的一段山路。

前方灯火通明,那是工地的生活区。

刚一停稳。

一个穿着冲锋衣、身材微胖中年男人就冲过来。

他踩着泥水,热情握住陈飞的手。

手劲儿大得很,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陈教授一路辛苦!可把您盼来了!

我是之前和您联系过的,项目经理王镇。”

“王经理,情况怎么样?”

陈飞跟他握握手,回绝了他递过来的伞,开门见山。

王镇抬头瞅着不远处若隐若现的隧道口。

迎着夹杂着雨水的冷风,一脸苦相。

“陈教授,您是不知道。

我们就剩这最后那六米了,可这石头跟铁打的一样!

十分邪门!”

推开灯火通明的会议室。

小小的板房里挤满了人,技术员、工程师、安全员…

全都挂着黑眼圈,满脸疲惫,显然是连日奋战的成果。

看见项目经理王镇领着个陌生人。

大家都转过头看来。

目光带着审视、怀疑,还有期盼。

“来来来,都打起精神!”

王镇拍拍手,大声介绍着,“这位,就是我跟集团打报告。

特地从京城申请来的爆破专家、最后的开山人。

陈飞陈教授!”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稀稀拉拉的巴掌,并不热烈。

因为对这些被折磨得快没脾气的的工程人员来说。

一个“专家”头衔,就算加上“最后的开山人”称号。

并不太能顶用。

尤其是看着还这么年轻。

王镇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工程概况。

“本高速铁路涉及的‘云山隧道’,其左线长325米,右线长321米…

隧道中线地面平均高程为450米左右,高差为18米。

因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其岩层倾角约为6°,隧道入口呈下缓上陡状…

隧道区域岩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隧道与岩层走向交汇处的角度为52至75度…”

这些数据,在九次轮回中,陈飞早已熟记于心。

但他依旧耐着性子安静听着,这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情况就是这样。”

王镇灌下一大口浓茶,压下心里的火,最后总结道。

“在隧道右线掘进至尾段,我们遇到了这块长达六米的完整硬质岩。

经过地质勘探,初步判定围岩级别为二级,岩体极其完整,节理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