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你是谁家的孩子,上课怎么不进去?”

左草回头,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中年妇女。

她心中一动:“我姑姑说,让我下个学期过来上学,我想知道这里会学些什么,提前预习。”

“哟,你这么点大,都知道预习啦。”

中年妇女是这学校的老师。

当老师的,总是对好学的孩子抱有好感。

这个学校规模不大,加上校长,老师的数量一巴掌数得过来。

中年女人说:“你拿个板凳吧,一会儿进去听,我给你找个课本。”

下课了,学生们蜂拥而出,在泥巴操场上,丢沙包的,还有跳皮筋的,操场很热闹。

虽然吵闹了一些,但听着这些笑闹声,灵魂却像是卸下了重量。

她感到轻松和愉快。

也让她越发地坚定了,要来上学的想法。

很快就打了上课铃,左草混着这些学生一起,进了教室。

这一节课是语文,上课的,正好就是中年妇人,她姓王,学生们管叫王老师。

一年级,还在学拼音。

左草自然是认字的,她将那本语文课本从头翻到尾。

无论是故事还是语录,语文教科书很有这个年代的特色,

左草学起了拼音,即便是成年人的灵魂,她也真的分不清那些声母韵母了。

她学得快,也听得认真,不像真正的小孩,屁股上跟长了钉子一样,扭来扭去,没个安生时候。

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举手打小报告。

左草坐在最后面,安安静静地听完了整节课。

王老师对左草的观感很不错。

朗诵的时候,还特地走到左草的旁边,确保她是真的学会了。

在小说里,有简单提一句,原身的成绩不错。

原主满18岁的时候,有很多人求娶,也有这方面原因。

虽然女童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辍学回家。

但哪怕是婚恋市场,一个不错的成绩,也是加分项。

因为一个聪明的女人娶回家,有更大的概率生出聪明的孩子。

左草的表现,便也止步于,一个认真听课的好学生的水准。

就这,已经让王老师大为惊喜了。

虽然说现在已经恢复了高考。

但这个年代的高考,是货真价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连着三年,岭云村别说大学生了,连中专生都寥寥无几。

这年头,中专生也是包分配工作的。

“好好学,以后考个好大学。”王老师随口鼓励。

左草迎着王老师的视线,认真点头:“王老师,我会的。”

下了课,上午的课就到这里。

下午还有两节,一节思想品德,一节体育课。

有的孩子自己带了饭,在座位上扒拉自己的饭盒。

也有的孩子住得近,回家吃午饭。

王老师走到了左草的身边,这个她捡回来的学生,她总得多看着两分。

“你不回去吃午饭吗?”

“我下午还可以来听课吗,我可以交学费的,我姑姑说,她供我上学。”

左彩云没说过这话,但她确实给过钱。

既然她说了,这钱不和左家人讲,那就是默认左草自己来分配。

左草讲这话并不亏心。

王老师有些犹豫:“还有一两周就期末考试了,要不下学期你再来吧,可以从头学起。”

“王老师,我在阳市学过一年级的课程,可不可以直接上二年级?”

她在阳市呆了大半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反正也没人能去求证。

王老师说:“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你在那边有开入学证明吗?”

左草摇头:“那我可不可以参加期末考试,如果我通过了,就证明我可以去上二年级。”

方糕还剩下一点,回左家也没什么好事情,

不如在学校里待着,至少还有个椅子坐。

左草把方糕拿出来,分出来一半:“老师,你吃,谢谢您让我进来听课。”

甜点在村里是贵重东西,王老师没要:“你自己吃吧。”

她寻思着左草家底大约是殷实的,去过阳市,又随手能掏出甜点,稍微放心了一些。

“你是哪个村的?”

“岭云村。”

王老师挑了几个课本上的问题问左草。

左草刚刚看过,都答出来了。

王老师说:“我帮你问问,到时候有消息了,我通知你。”

下午的课,一节体育课,一节思想品德课。

这里缺老师,很多老师,都身兼几个年级,横跨好几门课。

下午的课,正好都是校长的课。

他进教室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班里多了左草这个人。

直到体育课玩游戏分组,其它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组员,只剩下左草一个人。

校长皱眉瞧左草,周围的小孩七嘴八舌地说了左草的来历。

校长脸色当场就不太好看。

“我回头问问王老师?左草是吧,你先去办公室里待着。”

今天能遇见愿意好好交流,甚至允许她在学校里旁听的王老师,已经是意外之喜。

对于校长的态度,左草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自己确实是一个“黑户”。

稍微正规一点的学校,她进都不进不来,更遑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课堂。

左草去了办公室,准备等王老师回来,和她打声招呼。

也算是给今天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左草有一搭没一搭地盘算着以后。

以岭云村的消费力,她在阳市挣的那笔钱,她念完整个小学是没问题的。

村子里机会是要少一些,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挣钱的路子。

只是,还不急,再看看。

在那本小说里,男主生下来之后,家里的开销日渐吃紧。

左大阳不得已,开始进城务工。

左大阳没什么本事,但有一把子力气,在工地里搬砖,也比守着几亩地来钱快得多。

所以后面左家的日子会稍微好一些。

时代在变迁,外面在发展,也同样携裹着深山中这样一个小小的家庭。

徐柳将这一切都视为儿子降生带来的变化。

她打心里认定了,未来的左栋梁就是那个福星。

左草想到这里,就觉得很没劲。

也提不起什么,帮衬着家里,拧成一股绳挣钱的心思。

就这么着吧。

左草在学校里悠哉悠哉,左芳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没找见人。

回到家里和徐柳商量。

徐柳挺着个肚子,心里着急。

她担心左草在外面乱跑,引了计生办的人来……这妮子就不该回来。

左大阳不是个拿满工分的料子,干活只求一个差不多,一惯下工下得早。

回来之后,没见到左草,也不大高兴。

“我看她就是去城里野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