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份突如其来的希望并未立即转化为清醒的现实。经过一系列紧急检查,医生们眉头紧锁,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心跳的波动虽显著,但沈寒舟的脑电波并未显示出苏醒的迹象。这异常的现象,让原本充满希望的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医生建议进行更深入的检查,以探究这背后隐藏的原因,是医学上的奇迹,还是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谢微凉没有放弃,她坚信,那心跳的波动是沈寒舟在回应她,是他意识深处的一丝微光。她开始更加频繁地来到病房,不仅读信,还分享着他们共同的回忆,那些欢笑与泪水交织的日子,仿佛能穿越时空,唤醒沈寒舟沉睡的灵魂。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当谢微凉再次轻声念出那封信的结尾:“无论未来如何,我愿用我的全部,换你一次清醒的凝视。”时,奇迹似乎真的降临了。沈寒舟的手指微微动了动,虽然只是极其细微的动作,但在谢微凉眼中,却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她紧紧握住他的手,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希望与喜悦的泪水。
而此刻,病房外,医生们正紧张地分析着最新的检查结果,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们面面相觑——沈寒舟的大脑中,似乎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悄然苏醒,这股力量,是否与谢微凉日复一日的呼唤有关?心跳的波动,是否正是他意识复苏的前奏?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谢微凉知道,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会紧紧握住沈寒舟的手,陪他一起,迎接每一个可能的明天。
在那静谧而又充满希望的夜晚,谢微凉注意到,沈寒舟的睫毛轻轻颤动,如同蝴蝶振翅,预示着生命之花的即将绽放。
第五章
谢微凉决定不再被动等待,她开始自学医学知识,希望能找到唤醒沈寒舟的方法。她查阅大量资料,甚至联系了一位研究昏迷患者的专家。在一次尝试唤醒的实验中,沈寒舟竟然短暂睁开了眼睛,但仅仅一秒后又陷入沉寂。谢微凉激动又心碎,她确信他能听见自己,只是无法回应。
谢微凉紧紧攥着那本被翻得卷边的医学典籍,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眼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她不再满足于医院里那些按部就班的治疗方案,开始夜以继日地钻研起神经科学与昏迷唤醒的前沿理论。网络上的学术论文、国际医学会议的录像、甚至是那些晦涩难懂的实验报告,都成了她案头不可或缺的“战友”。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每一滴知识的甘露,只为那一丝唤醒沈寒舟的可能。
终于,在一次结合了最新脑机接口技术与传统针灸疗法的创新尝试中,奇迹似乎真的降临了。当电流与银针共同作用于沈寒舟的特定穴位时,他的眼皮竟如被春风拂过的花瓣,缓缓颤动,最终,那双让谢微凉魂牵梦绕的眼睛,真的在那一刻睁开了。那眼神,虽只一瞬,却仿佛穿越了无尽的黑暗,直直地望进了谢微凉的心底,让她几乎要喜极而泣。
然而,这份喜悦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沈寒舟的眼皮再次沉重地合上,而且,自那之后,他的生命体征开始变得异常波动,脑电波监测仪上的曲线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海面,起伏不定。医生们围在他床边,面色凝重,纷纷摇头,警告谢微凉,这样的不稳定状态极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