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天象异变
建安二十四年,秋风肃杀。洛阳夜空,忽有血色长星划破天穹,坠入北地,山河震动,百姓惊惶。有人言:“此为大乱之兆。”
黄河泛滥,决口千里,水势之猛,吞没良田百顷。天色常现赤云,白日如暮。朝中学士翻阅古籍,竟在《太平清领书》残篇中见到记载:“赤星坠世,魔族破界。人间三分,皆为血土。”
初时,众人以为妖言惑众,朝廷不以为然。然数月之后,长安以北,忽现一道漆黑裂隙,宛若天幕撕裂,群魔自其中涌出。此魔非人间之兵,皆披铁甲,双目如炬,口吐黑焰,所至之处寸草不生。魏军守边者数万,竟在一日之间土崩瓦解。
曹操当时已病重,闻此异变,叹曰:“人祸未平,天劫又起。若魔族肆虐,魏蜀吴虽分天下,终将同归于尽。”遂召曹丕、曹植等至榻前,遗言曰:“魔患若成,三国必合,否则社稷不存。”
未几,魏武帝薨,天下大震。
第一章:天下大乱
曹丕即位之初,洛阳尚未安定,然而北地的急报接连不断,像无情的利箭刺入朝廷的心脏——魔军如同黑云压境,席卷雁门、上党,沿途城邑化作焦土。城墙倒塌,烽火连天,百姓哭号声震天动地,衣衫褴褛的难民涌向洛阳,踏碎田畴,惊魂未定。人群中,孩童哭啼,老妇哀号,连风都似被血腥和尘土染红,夹带着灰烬与焦糊的气味,让人窒息。
洛阳城内,城墙高耸,烽火台上的烟雾不断翻滚,士兵紧握长矛,目光警惕却难掩心中恐惧。街巷里,商铺焚毁,灰尘弥漫,空气中混合着血腥与硝烟的气息。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卫士,也不免握紧武器的手微微颤抖,汗水沿额角滑落,浸湿了甲胄。
曹丕亲自踏入太极殿,铠甲映着烛光微闪,他面色沉稳,长袖轻挥,试图镇住朝堂上每一位惶惶不安的文武大臣。然而眼底的焦虑如暗潮涌动,无法掩藏。曹丕声如洪钟,振奋将士与群臣:“北地告急,众卿以为当如何应对?”
司马懿缓步上前,拱手而立,神情凝重如深渊:“陛下,此敌非凡人之力可御。其来势之迅,非我魏军单力所能挡。若仍恃国力自守,只恐数年内,三国皆将化作魔土。臣以为,宜遣使入蜀、吴,共谋大计,方可护住百姓生灵。”
朝中众臣一时寂然,低声私议。有人忧虑:“蜀、吴乃宿敌,岂肯与魏联合?”
司马懿轻叹,目光深邃:“若魔族破境而来,国界又有何存?唯有合力,方能存人间。”他心中暗道:今日若不能团结三国,明日洛阳恐将灰飞烟灭。
与此同时,蜀中成都,刘备方谋兴汉。朝堂之上,他眉头紧锁,手指紧扣案几,神色沉重。闻魏境有魔军来袭,起初他疑其诈伪,低声问左右:“此报可可信乎?”
诸葛亮夜观天象,手中羽扇轻摇,面色骤变:“北斗失衡,赤星横空,此乃天外之劫。陛下若不出兵,蜀亦难保。”
关羽闻言,怒火中烧,握紧青龙偃月刀,怒声道:“若有妖孽敢犯中原,吾必斩之!”
张飞捶胸顿足,目光如炬:“正合我意!”
刘备却犹豫良久,眉头紧锁,道:“魏为宿仇,若其自危,岂非天助吾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