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夜盘山路上,雨丝像被扯断的银线,斜斜地砸在解放牌货车的挡风玻璃上。韩刚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指节在昏暗的驾驶室内泛出青白 —— 仪表盘的绿光映着他眼角的细纹,也映着里程表上那个扎眼的数字:距离贵阳送货点,还有 118 公里。全是贵州的盘山路,绕着山梁转,像条没头没尾的灰蛇,藏在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

“再快点,就能赶在凌晨三点前到了。” 韩刚喃喃自语,腾出一只手揉了揉酸胀的肩膀。副驾驶座上放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妻子早上煮的腊肉饭,还带着点余温。他想起出门时,妻子站在门口,拢了拢他的外套:“贵州的山雨夜滑,别太拼,晚一点交货没关系,你得平安回来。” 儿子小宝也凑过来,举着一张画满红叉的数学卷子,小声说:“爸爸,你这次回来,能不能再教我做一次应用题?上次你教的,我好像又忘了。”

韩刚当时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说:“没问题,等爸爸把这批货送到,给你带贵阳的肠旺面,咱们边吃边教。” 可现在,雨越下越密,雨刮器左右摇摆的频率越来越快,却总也刮不干净眼前的模糊。路面是土路,被雨水泡得发黏,车轮碾过的时候,会发出 “咕叽咕叽” 的声响,像随时会陷进泥里。

他开货车已经十五年了,跑过云南的茶马古道,也跑过四川的川藏线,可每次来贵州,还是会忍不住攥紧方向盘。这里的山太陡,弯道太急,有时候转过一个弯,迎面就是悬崖,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只有几根锈迹斑斑的护栏,像老人的拐杖,勉强撑着安全感。

晚上十点半,雨突然变大了,豆大的雨点砸在车顶,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像是有人在上面敲鼓。韩刚的视线彻底模糊了,他不得不放慢车速,打着双闪,一点点往前挪。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路边有一座小小的道观 —— 青灰色的瓦,朱红色的门,门楣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写着 “三清观” 三个字,门口还挂着两盏昏黄的灯笼,在雨夜里像两颗微弱的星。

“先避避雨吧,不然真要出事儿。” 韩刚咬了咬牙,打了转向灯,慢慢把车停在道观门口的空地上。他拉上手刹,熄了火,雨声顿时变得清晰起来,夹杂着山风穿过树林的 “呜呜” 声。推开车门,一股潮湿的香火味扑面而来,混着泥土的腥气,倒让人觉得安心。

道观的门没锁,虚掩着,韩刚轻轻推开,吱呀一声,像是唤醒了沉睡的老房子。大殿里很暗,只有供桌两侧的烛台燃着两根红烛,跳动的烛火将三清祖师的神像映得忽明忽暗,仿佛有了呼吸。元始天尊居于正中,身披月白道袍,道袍上用金线绣着繁复的云纹,纹路间还缀着细小的珍珠,在微光中泛着温润的光。他左手持一柄碧玉如意,如意顶端雕着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脉络清晰,仿佛轻轻一碰就能滴出水来;右手结印于胸前,指尖微微弯曲,神情肃穆却不威严,眼角眉梢带着几分悲悯,像是在静静聆听世人的苦乐。

左侧的灵宝天尊则身着朱红法衣,法衣下摆绣着八卦图案,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排列整齐,每一个卦符都用银线勾勒,在烛火下闪着冷光。他怀中抱着一面圆形的阴阳镜,镜面光洁,隐约能照出韩刚的身影,镜缘处刻着缠枝莲纹,纹路细腻,看得出是匠人精心雕琢的成果。灵宝天尊的姿态微微前倾,仿佛正欲将阴阳调和的智慧传递给前来参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