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那昏暗的灯光,心里空落落的。
那种孤独感就像潮水一般,一波一波地向我涌来,几乎要将我淹没。
我实在不情愿再这样待下去,思来想去,决定搬到妹妹家住上三个月,毕竟那里有我的亲人,或许能给我一些温暖和安慰。
搬去之前,我特意跟妹妹商量好了每月给她家八百块生活费,买菜的钱另外算。
我想着,这样既能减轻他们的负担,自己也能住得安心些,不至于寄人篱下,看人脸色。
妹妹当时满口答应,脸上还挂着笑容,可那笑容在我看来,却透着几分虚伪,仿佛是在掩饰着什么。
我隐隐觉得,这笑容背后似乎藏着些什么,也许是觉得能从我这里得到一些好处,能在别人面前炫耀有个“有本事”的姐姐来家里住吧。
4 初入家门:虚伪的欢迎
刚到妹妹家的那天,我满心欢喜地以为会迎来温馨的相处时光,毕竟我们是亲姐妹,血浓于水。
我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想象着和妹妹一家其乐融融的场景。
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瞬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
妹妹一看到我,眼神里就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满,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常态,还假惺惺地笑着说:“姐,你来啦,快进来。”
那笑容,就像贴上去的面具,僵硬而不自然,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我强忍着心中的不适,微笑着回应她。
走进家门后,我主动提出帮忙打扫卫生,心想先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给大家留个好印象,也算是尽一份心意。
我拿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把每个角落都扫了一遍,连沙发底下都没放过,生怕留下一点灰尘。
我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觉得很值得。
可当我刚把扫帚放下,妹妹就皱着眉头走了过来。
她阴阳怪气地说:“姐,你这打扫水平也太差了吧,跟没打扫似的。你看这地板上,还有一根头发丝呢。”
说着,她用手指了指那根几乎看不见的头发丝,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嘲讽,仿佛在向我展示她的“高明”。
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心里又委屈又尴尬,就像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
我小声解释道:“我可能没注意,下次会注意的。”
可妹妹却不依不饶,继续唠叨着:“你呀,就是做事不认真,这要是别人看到,还以为我们家多脏呢。”
她故意提高音量,好像要让全家人都听到她的“高见”,让我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我只好默默地听着,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
我知道,她这是在向我展示她的“优越感”,想让我知道,在这个家里,她才是那个会做事、会持家的人,而我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可怜虫。
5 辅导风波:被贬低的无奈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让我苦不堪言。
我看妹妹的孩子作业写得吃力,便主动提出给他辅导。我想着,我毕竟受过高等教育,辅导一个孩子的作业应该不成问题。
我翻开课本,耐心地给他讲解每一道题,还举了好多例子,就怕他听不懂。
我讲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冒烟了,眼睛也因为长时间盯着课本而有些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