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今天周二。给一个普通执行去做从定位、竞品、渠道、投放、漏斗、ROI到现金流回收的全链路方案?这是活生生的坑。更何况,桌上那摞资料足有二十公分厚。
林修翻了两页,抬眼:“好。”
郑涛愣了愣,笑意更盛:“别怪公司不用你啊,这是机会。做不出来嘛……自己体面点。”
【叮!系统任务已激活:处理职场危机】 【临时奖励:资料速读(24h)】
密密麻麻的字在他眼中自动归类:竞品曲线、渠道成本、历史投放转化、用户留存、LTV/CPA……像是一张庞大的蛛网被他一根手指拨开。他落笔的速度像雨点,白板上迅速出现七个大字:“先算账,再谈创意。”
——第一步,客户画像拆解成三层:决策者、使用者、采购; ——第二步,渠道分组:公域(短视频、信息流)、私域(社群、直播间)、转介绍; ——第三步,建立漏斗数学模型:展示→点击→注册→试用→付费→续费; ——第四步,现金流回收表:首月回收≥60%,三月回收≥120%,否则项目一票否决。
他边写边讲,语速不快,逻辑像刀切豆腐。助理小陈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后来干脆把手机架起来录。
午后两点,会议室挤满了人。郑涛坐在最前排,臂膀交叠,忍着笑看“好戏”。
林修打开PPT,第一页只有一句话:“让客户赚钱,才是我们赚钱的最快方式。” 随后,他展开一套近乎“残酷”的推演:把客户过往投放失败的原因逐条剖开,拿出三套不同预算的投放策略(保守、标准、进取),并配以差异化打法:保守走“行业KOL+口碑矩阵”、标准主打“公域爆点+私域承接”、进取则配“产品试用+上手训练营+绩效返利”。每一套策略后面,是一个可被审计的现金流回收表。
PPT翻到第九页,郑涛脸色变了。他看见了“内部问题清单”四个字: 1)销售拿线索不跟进; 2)客服SOP不统一; 3)交付节点拖延导致回款慢。 每一条后面都有解决方案与考核机制。
十分钟后,林修合上电脑。会议室沉默了三秒,然后爆发出窃窃私语。
销售总监咳了一声:“这个方案……能直接拿给客户了。” 运营主管点点头:“漏斗模型很清楚,预算也算得极细。” 财务抬头:“现金流表我看了,不虚。”
郑涛笑容僵在脸上,勉强鼓了下掌:“年轻人嘛,有干劲是好事。只是这些……是不是有点理想化?”
话音未落,会议室门被敲响。前台小刘探头:“刘总到了。”
总经理刘泰带着客户方两位副总走进来。刘泰原以为今天只是内部评审,随口来了句:“随便看看——”结果被墙上那张白板吸住了眼睛。
客户方副总互相看了看,直接拉过椅子:“我们就按这套谈吧。预算走‘标准版’,代投开始先三十天,按你们这张‘回收表’执行,可以吗?”
刘泰愣住三秒:“可、可以!”
会议散了,客户方带走了方案副本。刘泰叫住林修,笑容热切:“小林,有空聊聊?”他摆手让别人先出去,办公室只剩两人。刘泰压低声音:
“小林,老实说,我昨天还真看了那条视频。你要真像外界传的那样‘有背景’,我也不敢乱来。但就今天的表现,我也不想错过你。给你个选择——项目总监,年薪一百五,签了就生效;或者,你要走,我给你开两个月补偿,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