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支持谢景行,有的则认为赵华筝所言有理。魏忠贤见双方争执不下,上前一步,尖着嗓子说道:“陛下,老奴认为,此事关乎大胤的安危,不可轻易决断。不如先派人前往北疆探查战况,再做定夺?”
魏忠贤的提议看似稳妥,实则是想拖延时间,等待北疆战事失利。赵华筝心中清楚他的用意,当即反驳:“陛下,军情紧急,岂能拖延?若等到探查之人回来,北疆恐怕早已失守。当务之急,是尽快派出援军,支援镇北侯。”
幼帝赵珩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又看了看身旁的魏忠贤,小声问道:“魏伴伴,朕该听谁的呀?”
魏忠贤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陛下,老奴觉得丞相和长公主说得都有道理。不如就按丞相说的,派李将军率军前往北疆?李将军是禁军统领,定能保护好北疆的安危。”
赵华筝心中一怒,魏忠贤竟敢公然偏袒谢景行,无视北疆的安危。她正想开口反驳,却见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来禀报:“启禀陛下、长公主、丞相大人,北疆传来急报,镇北侯在雁门关与北狄大军展开激战,虽重创北狄,但我方也损失惨重,急需援军支援!”
众人闻言,皆大惊失色。雁门关是北疆的重要关隘,若雁门关失守,北狄大军便可长驱直入。
“陛下,事不宜迟,必须立刻派援军前往北疆!” 赵华筝急切地说道,“臣妹恳请陛下,派林武率军前往,若林武不能击退北狄,臣妹愿承担所有罪责!”
谢景行见事态紧急,也知道不能再拖延,若北疆真的失守,他也难辞其咎。他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公主愿为林武担保,那便依公主所言,派林武率军前往北疆。但林武若有差池,公主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臣妹遵命。” 赵华筝毫不犹豫地应下。
幼帝赵珩见两人达成一致,便点了点头:“好,那就按长姐和丞相说的办,派林武率军去北疆支援萧将军。”
“臣遵旨!” 众人齐声应下。
散朝后,赵华筝回到长乐宫,心中依旧忐忑不安。她虽力排众议,推荐了林武,但也知道此次战事凶险,若林武不能及时赶到,或者作战失利,不仅北疆会失守,她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晚晴,你再去一趟户部,催促他们尽快调拨粮草和军需,务必让林将军的军队早日出发。” 赵华筝吩咐道。
“是,奴婢这就去。” 晚晴转身离去。
赵华筝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依旧飘落的雪花,心中默默祈祷。萧彻,林武,你们一定要守住北疆,千万不能让北狄大军越过雁门关。
第三章 朝堂博弈
林武率军出征后,京城的局势暂时平静了下来,但赵华筝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谢景行绝不会善罢甘休,他定会寻找机会,再次试图削夺萧彻的兵权,甚至可能对她下手。
这日,赵华筝正在长乐宫批阅奏折,晚晴匆匆跑进来禀报:“公主,不好了!丞相大人向陛下上奏,说镇北侯在北疆拥兵自重,不肯接受林将军的援军,还私吞了朝廷调拨的粮草,请求陛下下旨斥责镇北侯,并剥夺他的兵权!”
赵华筝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愤怒:“谢景行简直是血口喷人!萧彻在北疆浴血奋战,怎么可能拥兵自重、私吞粮草?他这分明是想借机陷害萧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