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离开陆淮止后,独立接手的第一个重要项目,也是我证明自己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我几乎泡在了工作里。
每天清晨,我会沿着公寓楼下的滨海步道跑步,迎着朝阳呼吸新鲜空气;白天,我泡在师兄公司的临时办公区,查阅大量资料,绘制设计草图,与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方案细节;晚上,我留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满是踏实与充实感。
我不用再为陆淮止的晚归找借口,不用再忍受乔薇薇的刻意挑衅,不用再在腐烂的婚姻里委曲求全。
我的设计灵感,像是挣脱了长久的束缚,如泉水般涌流而出。
在最初的方案里,我大胆地采用了“城市绿洲”的概念,将建筑主体设计成螺旋上升的形态,外立面覆盖可调节的光伏玻璃,既满足了科技感,又能实现能源自给;建筑内部打造多层次的空中花园,每层都设置开放式的休闲空间,让使用者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慰藉。
这个方案在团队内部讨论时,立刻引发了热烈的反响。
“姜工,您这空中花园的设计太妙了!既解决了高层建筑的通风采光问题,又能给使用者提供放松的空间,完全符合人文关怀的要求!”年轻设计师小李眼睛发亮,指着图纸上的细节,“而且光伏玻璃的应用,也正好契合绿色环保的理念,简直是一举多得!”
周明宇看着图纸,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阿婳,你的这个方案很有想法,比我预期的还要好。看得出来,你是真的投入了心思。”
我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拂过图纸上的线条。
这些线条里,藏着我对未来的期许,藏着我重新找回的自我,也藏着我对建筑行业最初的热爱。
竞标那天,我穿着简洁得体的白色西装,站在评审团面前,从容不迫地阐述我的设计方案。
我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眼神明亮而自信,将方案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技术创新一一娓娓道来,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周全到位。
评审团的成员们频频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
最后一位评审提问结束,我鞠躬致谢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三天后,竞标结果公布,我的方案以绝对优势中标。
消息传来,整个团队沸腾了。
小李兴奋地抱住我:“姜工!我们中标了!太好了!”
周明宇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肯定:“阿婳,恭喜你!这是你应得的。从今天起,你就是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
我看着眼前欢呼雀跃的同事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我拿起手机,给姜妍发消息:“妍妍,我们中标了。”
很快,姜妍的回复跳了出来,还附带了一个夸张的庆祝表情包:“我就知道你可以!姜大设计师,以后可要带我飞!”
我笑着回复,指尖却微微发烫。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晚上,我独自来到公寓楼下的海鲜排档,点了一份蒜蓉粉丝蒸扇贝和一碗海鲜粥。
海风徐徐吹来,带着海鲜的鲜香,耳边是摊主热情的吆喝声和食客们的谈笑声。
我慢慢吃着,感受着这份平凡而真实的烟火气,心里满是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