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明似乎没听见,他的目光依旧胶着在顾晓身上,像是在审视一件超出预期的艺术品,或者说,一个需要被拆解的谜题。

忽然,顾晓的视线越过层层人群,似乎是不经意地扫了过来。短暂得几乎无法捕捉,像羽毛轻轻擦过。周明的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但那目光没有任何停留,甚至没有焦点,很快就移开了,重新落回面前的记者身上,笑容依旧灿烂得体。

周明绷紧的肩线微微松弛下来,随即又为自己刚才那瞬间的紧张感到一丝荒谬和恼怒。

他当然认识顾晓。不仅是认识,他们曾经还在同一个物理竞赛集训队里待过两个月。那个时候的顾晓,聪明,漂亮,但绝非像现在这样……锋芒毕露到碾压所有人。她的这次夺魁,像一匹毫无征兆的黑马,冲垮了太多人的预期,包括他周明。他才是被老师们寄予厚望、被认为最有可能冲击榜首的人。

林婉注意到了周明专注的视线,那股嫉恨更加汹涌。她用力掐了一下周明的胳膊,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看她干什么?走了!”

周明被她拉得一个趔趄,最后看了一眼被人群包围的顾晓,转身挤出了人群。喧嚣被抛在身后,他却觉得那三个字——“顾晓”、“第一”——像烙铁一样印在脑子里。

2

国防科大的校园,庄重肃穆,带着军人特有的整齐划一和不容亵渎的威严。

新生报到,军训,上课……日子像上了发条一样精准而快速地向前滚动。

顾晓无疑是这一届里最受关注的新星。她的成绩实在太过耀眼,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引来注视和议论。她似乎适应得很好,训练刻苦,学业认真,待人接物虽不算热络,但也礼貌周到。只是偶尔,她会一个人站在走廊尽头或是操场的角落,看着远处,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什么。

那种时候,她身上会有一种与年龄和境遇不符的疏离和沉寂。

周明和林婉也考入了同一院系。周明依旧是那个众星捧月的校草,家世好,长相好,成绩优异(如果不是被顾晓压了一头的话),在哪儿都是焦点。林婉则很快以周明女友的身份和娇俏活泼的性子,在身边聚集起一个小圈子。

他们和顾晓的交集并不多,仅限于大课教室里的偶尔照面,或者训练场上的擦肩而过。周明有时会试图和顾晓说上一两句话,关于某个难题,或者某个训练项目,语气带着探究。顾晓的回应总是简短而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然后迅速找理由离开。

这种冷淡,一次两次,周明可以理解为天才的孤僻或者少女的羞涩。但次数多了,在他这种习惯了被追捧的人看来,几乎成了一种无声的羞辱。尤其是,他隐约能感觉到,顾晓那平静无波的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极淡的、几乎不存在的……怜悯?

这让他非常不舒服。

林婉则将顾晓的这种态度直接解读为“看不起人”、“装清高”。她的小圈子里,关于顾晓的议论渐渐变了味道。从最初“那个第一名”,慢慢加入了更多臆测和阴暗的猜测。

“每次小测都几乎满分?太夸张了吧,题目那么难……”

“听说她家里条件很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哪来的资源培养出这么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