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他们不知道,从我踏进这家咖啡厅开始,这场游戏的规则,就已经由我来制定了。

离开咖啡厅,我强忍着内心的恶心,回头看了一眼。

林雅和王总正在低声说笑,看起来心情很不错。

我拿出手机,给我那个学表演的朋友发了条信息。

“演员已就位,准备好,下半场该我们登台了。”

05

“军师”很快就位了。

周末,我约了林雅,说要带我那个“懂投资的朋友”一起,再跟王总聊一次。

林雅欣然同意。

还是那家咖啡厅,还是那两个人。

只是这次,我的身边多了一个穿着定制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气质斯文儒雅的男人。

我的朋友,李哲。

他一出场,那所谓的“王总”就被比了下去。

“这位是我朋友,李哲,专业的金融分析师。”我为他们介绍。

李哲礼貌地点了点头,推了推眼镜,目光犀利地扫过王总和林雅。

那眼神,就像是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节。

王总的表演,在李哲这个“专业人士”面前,瞬间变得漏洞百出。

李哲没有直接戳穿他,而是用一种更高级的方式。

他总是在王总吹得最起劲的时候,冷不丁地抛出一个极其专业的术语,或者询问一个关于项目细节的刁钻问题。

“王总,您刚才提到贵公司的基因编辑技术采用了CRISPR-Cas9系统,请问你们是如何解决脱靶效应和伦理审查问题的?”

“关于项目的现金流预测,我看您这份资料里只有营收预估,并没有详细的成本核算和风险对冲模型,这似乎不太符合常规的投资逻辑。”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颗精准的子弹,打在王总的七寸上。

王总被问得额头冒汗,支支吾吾,只能用一些“这是商业机密”、“我们有专业团队负责”之类的空话来搪塞。

林雅在一旁看着,脸色也渐渐变得有些难看。

我则适时地扮演着“小白”和“和事佬”的角色。

“哎呀,李哲,你别问这么专业的问题啦,王总都说了,我们跟着投就行了。”

“姐,你别介意啊,他这人就是职业病,看什么都喜欢分析。”

我的“维护”,让林雅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

她大概觉得,我这个朋友虽然专业,但我本人却是个好糊弄的。

谈话的最后,李哲给出了他的“专业意见”。

他合上那份宣传册,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林溪,从纯粹的投资角度看,这个项目确实存在一些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但是,”他话锋一转,“高风险往往也伴随着高回报。我看王总也是个爽快人,不如这样……”

他看向王总和林雅,提出了一个建议。

“我们先投一小笔钱进去,比如五万。等看到切实的收益回报后,我们再考虑追加大额投资。王总,您看这样可以吗?”

这个提议,既显得专业谨慎,又给了对方一个无法拒绝的台阶。

王总和林雅对视了一眼,立刻答应了下来。

在他们看来,这只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必要步骤。

他们不知道,这五万里,藏着我为他们准备的第一个陷阱。

离开咖啡厅后,林雅迫不及待地给我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