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月的晨光透过老旧居民楼的间隙,洒在坑洼不平的水泥地上。刘安穿着洗得微微发白的蓝色上衣——印着猫和老鼠的卡通图案,背上那个印着卡通轮船图案的书包,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神气的人。

“到了学校要好好听讲,和同学们打好关系”母亲陈芳,边泡牛奶剥鸡蛋边跟儿子讲到。

刘安吃着鸡蛋,咬了一大口,一股蛋腥味,含糊地应着。今天不一样,今天他不是去解放小学,而是要去附小——全市最好的小学之一。一想到这个,他的胸口就胀胀的,像是要飞起来一样。

转过街角,解放小学的白瓷砖墙出现在眼前。往常这时候,他应该和邻居大明和小胖一起,踩着路上的格子去上学。但今天,他只是停顿了一下,就继续往前走了。爸爸过年回家时说过,他的船每次离港,都是为了去更远的地方。刘安觉得,自己现在就像爸爸的船,正在驶向更广阔的海域。

附小离他家有二十分钟路程,需要穿过三个路口。妈妈本来说要送他,但刘安坚决拒绝了——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不是小孩子。

路上的景物渐渐陌生起来。解放小学周围的店铺他闭着眼睛都能数出来:王阿姨的裁缝店、只卖辣条的零食摊、修自行车的老李头...而越靠近附小,街道越发整洁,两旁的店铺变成了亮晶晶的文具商城、有着大大落地窗的书店,门口还卖着电视里面火爆的激战奇轮烈焰玩具标价49元。刘安趴在橱窗上看了一会儿,脑子响起电视里面的“fire,go fire”。收起目光,“等我攒够零花钱也买一个”

路上的学生也多起来了,但很明显他们都穿着校服。而自己穿着平时的衣服,刘安低头看了看,感觉有点不自然,大家都穿校服而他没有。

“嘿,你是新来的吗?”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刘安转过身,看到一个比他略高的男孩,眼睛亮亮的,鼻梁上有几颗小雀斑。

“嗯,今天第一天。”刘安点点头,不自觉握紧了书包带子。爸爸说过,船上来了新人,老水手都会试探一下是不是晕船。

“三班的?”男孩打量着他,“听说我们班要来个转学生。”

“你怎么知道?”刘安惊讶地问。

男孩得意地笑了,“我妈妈是教务处老师。我叫周博文,你呢?”

“刘安。”他简短地回答,心里稍微放松了些。有个认识的人总归是好的,即使这个人的妈妈是老师——这让他有点紧张。

两人并肩走着,周博文像个熟练的导游,指点着沿途的“重要地标”:“那家奶茶店的双皮奶最好吃,但千万别周一去买,他们周一的珍珠是上周剩的;书店二楼最角落里有很多漫画书,老板不管,可以白看;还有那个报亭,老爷爷耳朵不好,你买一块钱的东西给他五块,他可能找你九块...”

刘安认真记着,这些情报在解放小学可是价值连城的。

周博文熟门熟路地领着他进入学校,“鸿博楼是一二年级,明德楼是我们三四年级,致远楼是五六年级和教师办公室。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在东配楼,体育场在后主席台对面”

教室明显也比解放小学的宽敞明亮。淡蓝色的墙壁,崭新的桌椅,还有希沃白板——解放小学只有普通的黑板,黑板总是白兮兮的。

“位置随便坐,开学大家都是随便坐”周博文随意说道。

刘安放下书包,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同学们陆陆续续走进教室,不少人好奇地看他几眼,但没人主动过来打招呼。

他注意到许多同学桌上摆着漂亮的文具盒,有的是多层的铁盒,有的是软塑料的,上面印着各种卡通图案。他默默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文具盒——那是妈妈用装点心的铁盒子改装的,虽然洗得很干净,但边角已经有些掉漆了。

“哇,复古风!”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经过时瞥了一眼,笑着说。

刘安不知道“复古风”是什么意思,但感觉不像是嘲笑,于是腼腆地笑了笑。

上课铃响了,不是解放小学那种刺耳的电铃声,而是一段轻快的音乐。班主任李老师走进教室——一个中年的女老师,戴着眼镜,笑起来看着挺好打交道的,刘安心里想着。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开学,来几个男生跟我一起去拿书”

刘安看着周博文去了,他也跟着去了。

第一节课是语文,讲的是《海底世界》。李老师不仅讲课文,还放了一段真正的海底录像,电视里鱼儿在珊瑚丛中游来游去,全班发出阵阵惊叹。刘安想起爸爸说过,大海有时候蓝得发黑,深不见底。他忽然很想告诉同学们,真正的海不像电视里那么五彩斑斓,但更有力量。不过他没举手,第一天还是保持安静比较好。

下课铃响后,几个同学围过来好奇地问问题。

“解放小学有没有计算机课?” “你为什么转学啊?”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

最后一个问题让刘安顿了顿。以前在解放小学,大家都知道自己爸爸是海员,没什么好隐瞒的。但在这里,他莫名地感到一丝犹豫。

“电工。”他最终选择了这个答案——爸爸在船上确实是电工,这不算撒谎。

“哇!会修所有电器吗?”一个戴眼镜的男孩兴奋地问,“我家的台灯坏了,能让你爸爸看看吗?”

刘安尴尬地笑了笑:“他...不在家,出远门了。”

同学们似乎对这个答案不太感兴趣,很快话题就转向了周末的激战奇轮动画片。刘安悄悄松了口气,同时心里又有点说不出的滋味。

课间操时间,全校学生在操场上列队。附小的学生真多啊,刘安踮着脚也看不到队尾。广播操放的都是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他和以前一样做着。周博文在他身后做着夸张的错误动作,逗得几个同学偷笑,刘安也感觉大家都挺活跃的。

第二节课是数学,老师是个严肃的中年男老师,姓王。他讲课很快,刘安有点跟不上节奏。解放小学的数学老师语速慢,会反复讲一个知识点直到所有人都明白。王老师却只讲一遍,然后就出题测试。刘安看着卷子上的应用题,手心又开始出汗——这些题型他没见过。

“不会做的先空着,继续往下。”王老师背着手在过道里巡视,脚步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刘安努力回忆解放小学老师教过的方法,勉强解出了前两道题,但第三道题完全看不懂。他偷偷瞥了一眼邻桌的女孩,她已经坐到背面去了。刘安感到脸上一阵发热,第一次意识到妈妈说的“附小教学水平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