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期间,组织部门的一位干部前来病房,例行公事地征求他伤愈后的工作意向。态度很客气,带着对英雄的尊重。

祁同伟靠在床头,脸色依旧带着伤后的“虚弱”,但眼神清澈而坚定。他没有丝毫犹豫,用一种经过深思熟虑、诚恳无比的语气说道:

“感谢组织的关心。我是在基层成长起来的,对基层最有感情。这次受伤,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很多偏远地区、艰苦岗位的同志们,是多么不容易,那里的人民群众,是多么需要好的干部和服务。”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真诚,甚至带着一丝理想主义的光辉(表演):“所以,如果组织上允许,我个人希望能够到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去继续锻炼自己,沉淀自己。比如林城的开发区,或者岩台山深处的一些乡镇。我觉得,那里才是真正能发挥作用、真正需要人的地方。我也相信,在那里我能更好地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

他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充满了“奉献”和“担当”的精神。

前来征求意见的干部明显愣住了,脸上写满了错愕和难以置信!甚至下意识地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什么?放着省厅、省委核心部门的大好机会不要,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基层?林城开发区?那是个刚刚筹建、百废待兴、鸟不拉屎的地方!岩台山的乡镇?更是穷山恶水,交通不便,干部去了都想办法调走的地方!

这祁同伟…是不是子弹伤到了脑子?还是说…这才是真正的觉悟?不为名利,一心为民?

干部仔细打量着祁同伟,看到他脸上那毫不作伪的诚恳(精湛的演技)和坚定,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啊!功成名就之后,不想着享受荣誉,反而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奉献!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

“同伟同志!你…你这个想法…真是…”干部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紧紧握住祁同伟的手(没受伤的那边),“太好了!太令人感动了!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向组织汇报!像你这样的好同志,组织上一定会重点培养!”

干部带着满腔的敬佩和感慨离开了,仿佛被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祁同伟目送他离开,脸上的“诚恳”和“坚定”缓缓褪去,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和深邃。

去基层?当然要去。但那不是退缩,而是战略转移。

京州是未来的权力中心,也是漩涡中心。现在进去,根基太浅,必然早早卷入赵立春、李达康、高育良等人的博弈中,成为棋子甚至炮灰。而且,梁家虽然暂时被震慑,但其影响力仍在京州盘根错节,近距离接触,变数太多。

而林城开发区,或是岩台山的乡镇,虽然艰苦,却是真正的权力空白地带,天高皇帝远,正好让他避开初期京州的复杂局面和梁家的直接影响,默默地培植自己的势力,积累真正的政绩和资本。

凭借先知先觉,他完全可以在那里快速做出成绩,走出一条“从基层实干崛起”的完美仕途路径,这比依靠梁家的施舍,根基要牢固得多!

更重要的是,那里,将成为他打造商业帝国、组建核心班底的绝佳试验场和掩护所。

一箭双雕。既赢得了不慕名利、踏实肯干的美名,狠狠打了那些认为他会借机攀附权贵的人的脸(包括梁璐),又为自己选择了最有利的起跑位置。

阳光透过窗户,温暖地洒满病房。

祁同伟微微侧过头,看着窗外蔚蓝的天空和那株生机盎然的广玉兰。

孤鹰岭的剧本,已经改写。

新的剧本,正在他精准的掌控下,缓缓拉开帷幕。

那些视他如草芥、推他入深渊的“大人物”们…

我们,慢慢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