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前检查了一下,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
再翻开他的眼皮,瞳孔反应迟钝。
“什么时候开始发热的?有什么症状?”
我沉声问道。
管家急得满头大汗:“回神医,公子是前天开始发热的,一开始只是咳嗽流涕,以为是风寒。请了城里好几个名医,都说是风寒入体,开了方子,可吃了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今天早上就……就昏过去了!”
我心里有了数。
高热,咳嗽,昏迷。
这症状,很可能是急性肺炎,而且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引发了脑膜炎。
在这个时代,这就是绝症。
“把人抬到里屋去,闲杂人等在外面候着。”
我吩咐道。
管家犹豫了一下:“神医,您……您不号脉开方吗?”
“他的病不在脉象上,在肺里。”
我言简意赅,“想让他活命,就听我的。”
管家咬了咬牙,挥手让家丁把人抬了进去。
我关上门,从怀里掏出了我这几天准备的“秘密武器”——一个用猪膀胱和竹管制作的简易听诊器。
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快能让古人理解“肺部感染”这个概念的工具。
我把听诊器放在少年胸口,仔细听了听。
左肺下叶,有明显的水泡音。
果然是肺炎。
而且是细菌性的。
现在最关键的,是降温和抗感染。
我打开门,对管家说:“你家公子得的是‘肺痈’,肺里长了脓疮,毒气攻心,所以才会高热昏迷。”
“肺痈?”
管家吓得脸都白了。
外面围观的百姓也发出一阵惊呼。
肺痈在古代,死亡率极高。
“陈神医,这……这可有得治?”
“有。”
我点点头,写下了一张方子,递给他,“按这个方子抓药,一剂猛火,一剂文火,交替服用。另外,去弄一车冰块来,越多越好。”
“冰块?”
管家愣住了,“这……这大夏天的……”
“府上有井吧?吊桶冰镇井水,用布巾浸湿,敷在他额头、腋下和腹股沟,一旦布巾热了,立刻更换。记住,体热必须降下来,否则神仙难救!”
这叫物理降温。
管家将信将疑地走了。
我回到里屋,看着昏迷的少年,叹了口气。
只靠中药退烧和物理降温,还不够。
必须上抗生素。
可这个时代,哪里来的抗生素?
有。
青霉素。
虽然我没有设备提纯,但最原始的青霉素,就在我们身边。
我叫来一个仆人,让他去市场上买一些发了霉的橘子皮和馒头。
我要用最土的办法,给他制造救命的药。
5.
管家的效率很高,半个时辰后,中药和冰块都送来了。
我亲自监督着仆人给那少年进行物理降温,同时把煎好的药给他灌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我把自己关进了房间,开始处理那些发了霉的橘子皮。
我小心翼翼地刮下上面青绿色的霉菌,用蒸馏过的清水稀释,过滤掉杂质,得到了一碗浑浊的、散发着怪味的绿色液体。
这就是最原始的青霉素菌液。
杂质很多,剂量也不好控制,给病人用有极大的风险。
但现在,我别无选择。
赌一把。
傍晚时分,少年的体温在物理降温和中药的作用下,稍微降下来了一点,但依旧在危险线上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