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此为何物?”

长孙皇后好奇地问。

“回娘娘,此物名为‘听诊器’,可以放大心肺之音,辅助诊断。”

我将听诊器放在长乐公主的背部,让她深呼吸。

肺部有明显的哮鸣音。

诊断明确,就是支气管哮喘。

在这个时代,这病确实难治,很容易因为急性发作而丧命。

但在我看来,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娘娘,公主殿下的病,可以治。”

我收起听诊器,自信地说。

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闻言,眼中都露出了惊喜的光芒。

“陈医侯此话当真?”

“君无戏言。”

我笑了笑,转身写下了一个方子,“这方子,是用来控制急性发作的。另外,我还需要一些东西,配合治疗,方能断根。”

我把我需要的东西,列了一张清单,递给长孙皇后。

清单上,有麻黄、杏仁等常用平喘中药,但更多的是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大量的猪羊的肾上腺,还有高度的烈酒,以及一些我设计的、用于制作简易雾化吸入器的玻璃管和皮囊的图纸。

我要做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用中药调理体质,固本培元。

同时,从动物肾上腺中提取肾上腺素,制作成吸入剂,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扩张支气管。

双管齐下,哮喘可愈。

长孙皇后虽然看不懂,但她选择相信我。

“好!本宫马上去命人准备!”

7.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成了皇宫的常客。

在我的精心调理下,长乐公主的气疾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发作次数越来越少,脸色也越来越红润。

那个我设计的简易雾化吸入器也制作了出来。

我教会她如何在感到胸闷气短时使用,效果立竿见影。

长乐公主对我充满了感激和崇拜,看我的眼神,也从一开始的陌生,变得越来越亲近。

她很聪明,对我的“新奇”理论充满了好奇。

我会给她讲细菌和病毒,讲人体解剖,讲无菌观念。

这些超越时代一千多年的知识,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而我,也在和她的相处中,对这个天真烂漫、善良聪慧的公主,生出了一丝不一样的情愫。

与此同时,我的“仁心堂”名声越来越大。

我用石膏绷带固定骨折,用缝合术处理外伤,用消毒法防止感染……

这些在现代看来是基础操作的医疗手段,在唐朝,却无异于神迹。

“陈神医”的名号,彻底在长安城叫响了。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我的崛起,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首当其冲的,就是以许太医为首的太医院。

我抢了他们的风头,让他们颜面尽失。

其次,是那些靠卖昂贵药材牟利的世家门阀。

我开的方子,大多是些便宜又有效的寻常草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而最恨我的,恐怕是那群靠炼丹求长生的方士。

李世民年轻时也曾迷信丹药,是长孙皇后以身试药,中毒后才让他幡然醒悟。

如今,我宣扬的“科学”理念,与他们的“玄学”格格不入,简直是刨了他们的根。

很快,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向我张开。

8.

这一天,我正在医馆给人看病,外面突然冲进来一队金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