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哪批货?从谁那儿进的?”

“就是…就是上周的那批发条玩具,从李老板那儿进的。”小赵含糊地说。

“李供货商?”老刘记下,“陈老先生发现是假货,然后呢?”

“老板很生气,说要找李老板退货,还要…还要终止合作。”小赵舔了舔嘴唇,“还批评了我,说我验收货物不仔细…”

“所以你和他之间有过不愉快?”老刘盯着他。

“也不算不愉快…就是被说了几句…”小赵避开目光,“我很需要这份工作…”

老刘又问了关于“帽子男”顾客的问题,小赵依旧表示没什么印象。

问及店内钥匙和铁皮机器人,小赵说钥匙平时由老板亲自保管,机器人肚子放钥匙的做法是老板自己想的,说是“安全”,小赵觉得有点怪但也没多想。

谈话结束时,老刘状似无意地提起:“平时搬货理货,会戴手套吧?”

小赵愣了一下,点点头:“会的,有些玩具箱子边角锋利,店里备了几副粗布手套…”

回到局里,两路人马汇合交流情况。

“王家长嫌疑暂时不大,情绪化争吵后已解决,有不在场证明。”严嶙总结,“店员小赵,反应紧张,与死者近期有工作矛盾,没有可靠的不在场证明,而且…”他看向老刘。

“而且他确认店里有那种粗布手套。”老刘补充道,“我查了采购记录,店里确实采购过一批劳保手套,颜色和发现的纤维类似。他说平时放在仓库角落里,谁需要谁用。”

小赵的嫌疑陡然上升。

他熟悉店内布局,熟悉玩具,有机会接触手套和钥匙(至少知道钥匙存放处),也有动机(害怕失去工作,或者与劣质玩具进货有更深关联)。

“那个李供货商,需要重点调查了。”严嶙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小赵提到的质量纠纷,和死者口袋里那张被圈出的进货单,很可能指向同一条线索。”

调查的焦点,开始向商业纠纷和内部人员倾斜。

那只发条猴子身上的彩色毛线,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5章 毛线与围巾的关联

技术队的实验室送来了关于彩色毛线的详细分析报告。

孙砚青拿着报告来到严嶙的办公室。

“严队,结果出来了。猴子发条上取下的彩色毛线,其材质、染料成分甚至磨损程度,都与死者陈老先生脖子上所戴围巾的样本完全一致。可以确定是同源。”

“同源…”

严嶙沉吟着,“是意外勾挂,还是故意为之?”

法医老秦也被请了过来。

他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了那段毛线的断口。

“看这里,”老秦指着电脑屏幕上被放大的图像,“纤维断裂处不算特别整齐,有少量拉伸撕裂的痕迹,但中间部分…你看,有个相对平滑的切面。”

“这意味着什么?”孙砚青问。

“不像是单纯被尖锐的金属发条钥匙意外钩住扯断的。”老秦分析道,“意外钩扯,断裂面通常更参差不齐。这个看起来,更像是先被什么东西快速割了一下, 导致纤维软化,然后在受力的情况下被扯断。当然,这只是基于显微镜下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