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 规矩如山:宿管正名记

东区女生宿舍楼的宿管张阿姨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员工,在东科大工作了十几年,看着一届届学生进来又离开。她年近六十,头发已经花白,但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个像妈妈一样的阿姨,除了一个人——白小甜。

问题出在张阿姨太讲原则了。宿舍楼晚上11点锁门,11点后回来的学生都要登记姓名学号,这是几十年雷打不动的规矩。白小甜经常和周天宇夜游到深夜,每次被张阿姨叫住登记,都觉得在保镖和司机面前失了面子。

在一个飘着细雨的深夜,白小甜又一次晚归。张阿姨披着外套从值班室出来,耐心地解释:"小白同学,不是阿姨为难你,这是学校的规定,也是为你的安全着想。"

白小甜撇撇嘴,不情不愿地登记了名字。转身离开时,她听见值班室里传来张阿姨的咳嗽声,心里莫名烦躁。

第二天,她就对着周天宇撒娇,声音甜得发腻:"天宇哥哥,那个张阿姨好凶啊,好像我做了什么坏事一样,每次都盯着我,好吓人。"

周天宇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车钥匙:"一个宿管而已,不喜欢就让她滚蛋。"

白小甜要的就是这句话,但她不用周天宇出手,她有自己的办法。

她找到了同楼几个同样因晚归被记过而怀恨在心的女生,用周天宇给她的钱请她们吃饭逛街,最后她在宿舍楼的公共休息室里,故作同情地说:"张阿姨是不是也总找你们麻烦?哎,她好像就看我们年轻女孩子不顺眼,上次还跟我说你们经常晚归不像话..."

她的话像毒蛇一样悄无声息地潜入女孩们的心中。一番煽风点火后,几个女生联名写了一份诬告信,投递到后勤处,指控张阿姨"工作态度恶劣,故意刁难学生,辱骂学生"。

后勤处领导找张阿姨谈话时,虽未直接批评,但言语中暗示"要注意工作方法,不要激化矛盾"。张阿姨回到值班室,看着墙上挂着的"先进工作者"奖状,感到前所未有的委屈和寒心。

"我按规矩办事,怎么就成刁难了?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能睁着眼说瞎话呢?"她对着空荡荡的值班室喃喃自语,声音哽咽。

从此,她工作变得小心翼翼,甚至看到学生晚归都不敢严管,生怕再被投诉。一辈子兢兢业业的她,晚年竟蒙受如此不白之冤,深夜常在值班室里偷偷抹泪,昏黄的灯光下,她的背影显得格外佝偻。

这件事被当作普通纠纷报到了保卫处备案。李安全调取了投诉信中提到"发生冲突"时间段的所有相关监控和音频记录。

监控画面清晰显示,张阿姨始终表情平静,按章询问登记,反而是那几个女生态度不耐烦,言语冲撞。关键的是,音频监测系统显示,所谓的"辱骂"根本不存在,记录里只有张阿姨耐心的提醒和女生们抱怨的低语。

李安全没有息事宁人,而是直接将完整的监控录像、音频分析报告以及一份关于诬告行为后果的说明,一并提交给后勤处领导和学工部,并抄送了校纪委。

后勤处领导再次召集会议,这次李安全和被诬告的女生都在场。在完整的证据链面前,几个女生面红耳赤,支支吾吾,无法自圆其说,最终承认是"听信了某些话",觉得张阿姨"针对"她们,才联合起来写了诬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