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的钟声准时从校园钟楼传来,宿舍里的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林夏把笔记本电脑合上,连键盘的敲击声都怕违反规则。就在这时,楼道里传来宿管阿姨的脚步声,高跟鞋踩在水泥地上,“嗒、嗒、嗒”,每一下都像敲在人心上。
“查寝了,”宿管的声音异常沙哑,不像平时的大嗓门,“在的同学,轻声应一声‘在’。”
林夏想起规则第三条:“需轻声回应‘在’,未回应者视为放弃资格。”可第二条又说“21:00后禁止发出任何声音”——这是矛盾的!她猛地看向门后的挂钩,上面挂着早上从宿管办公室拿来的旧校规档案袋,里面有一叠泛黄的纸。她急中生智,撕下一张纸,用马克笔写了个“在”,轻轻贴在门玻璃上。
宿管的脚步声停在402门口,林夏屏住呼吸,从门缝里看到一双红色的高跟鞋——不是宿管平时穿的黑色布鞋。停顿了大概十秒,脚步声继续往前。隔壁401宿舍传来一声清晰的“在”,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楼道里格外明显。紧接着,林夏听到“嗤啦”一声,像是布料被撕开的声音,然后是液体滴在地上的声音——“嘀、嗒、嘀、嗒”,和她贴在门上的“在”字只隔了一堵墙。
凌晨00:00,林夏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苏晓发来的消息,只有短短一句:“文科楼302有怪声,我来看看,门打不开了。”发送时间是20:58,延迟了两个多小时。林夏的眼泪瞬间涌上来,她必须出去,必须找到苏晓。
她重新翻看电子屏上的规则,第五条说食堂、图书馆、文科楼开放,但需遵守子规则。她打开手机里的校园地图,手指划过食堂的位置——从宿舍楼到文科楼,必经食堂后门,或许可以从那里找到线索。突然,她注意到规则里没有说“禁止在22:00-23:00期间外出”,只是强调了各区域的子规则。她又想起傍晚看到的黑影,似乎只在没有灯光的地方活动,而操场的跑道旁有应急灯,应该是安全的。
22:15,林夏换上深色的外套,把旧校规纸揣在口袋里,轻轻拧开宿舍门。楼道里一片漆黑,只有应急灯在墙角发出微弱的绿光。她扶着墙往前走,走到楼梯口时,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不是她的,那脚步声很轻,像光着脚踩在地上。她不敢回头,加快脚步往下跑,直到冲出宿舍楼大门,才敢回头看——楼道口的绿光里,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影,没有头。
操场的应急灯果然亮着,白色的灯光照在跑道的白线上。林夏沿着白线往前走,不敢偏离半分。夜风卷着灰雾吹在脸上,带着一股腐朽的纸味。她路过操场西侧的看台时,看到下面蜷缩着一个人,是计算机系的陈阳,他抱着膝盖,看到林夏时,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
“你也出来找线索?”陈阳的声音压得很低,“我同学……他违反了图书馆的规则,被吸进电脑屏幕里了。”林夏点点头,问他有没有看到文科楼的方向有异常,陈阳指了指食堂:“刚才看到有人进了食堂,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粥,说窗口有阿姨卖吃的。”
林夏想起规则里没提食堂的子规则,或许那里有关键信息。她和陈阳一起往食堂走,食堂的灯亮着,透过玻璃门能看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最左边的窗口亮着一盏暖黄色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