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是谁?”陈晓放下画笔,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墨倾。

“墨倾。新生。”她微微一笑,指向画布右下角,“这里如果加一点金色,不代表希望,而是代表接受孤独后的自由。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不是因为它们想照亮什么,而是因为它们接受了自己的黑暗背景。”

陈晓瞳孔微缩,沉默良久。忽然,她抓起画笔,蘸取金色彩料,在墨倾所指的位置添上几笔。瞬间,整幅画的氛围发生了微妙变化,从单纯的挣扎变成了挣扎与解脱并存的状态。

“你懂画。”陈晓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不懂。只是懂你。”墨倾的回答大胆直接。

陈晓耳尖微微泛红,转身整理画具掩饰慌乱:“很少有人敢这么跟我说话。”

“那是因为他们都只看到‘天才画家’的光环,没看到真正的你。”墨倾走近,轻轻拈起陈晓衣领上一点干涸的颜料,“真正的情感不应该被束缚,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

那一刻,陈晓感觉自己筑起的高墙出现了一丝裂缝。

从那天起,墨倾时常造访陈晓的画室。她从不阿谀奉承,而是真诚地提出见解,有时甚至直言不讳地批评。这种态度反而赢得了陈晓的尊重和好感。

墨倾知道陈晓喜欢诗歌,便偶尔“偶然”带着一本冷门诗集;知道陈晓对茶道有研究,便邀请她去新开的茶室品茗。每一次接触都恰到好处,既显示了自己的才学,又给予陈晓被理解的感动。

周五下午,墨倾带来一把古琴。

“我想为你弹一曲。”她说。

陈晓惊讶地看着她:“你会弹琴?”

“略懂。”墨倾微笑端坐,指尖轻拨琴弦。

一曲《梅花三弄》流淌而出,清越悠远。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墨倾身上,为她镀上一层金边。陈晓不由自主地拿起画笔,迅速在画布上捕捉这一刻的景象——墨倾低眉抚琴的姿态,那专注的神情,那与世无独立又暗藏力量的气质。

琴声止,画已成。画中的墨倾既真实又超现实,仿佛林中精灵,又似谪仙临世。

“这是我最近最满意的作品。”陈晓轻声道,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墨倾走近端详画作,然后转头直视陈晓:“你画出了我自己都不曾了解的那部分。”

两人距离极近,呼吸可闻。陈晓能清晰地看到墨倾长睫毛下的阴影,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梅香。

“墨倾,你到底是什么人?”陈晓的声音有些沙哑。

“一个欣赏你的人。”墨倾抬手,轻轻将陈晓额前的一缕散发别到耳后。

这个亲昵的动作让陈晓整个人僵住了。从未有人如此自然地跨越她设定的安全距离,更奇怪的是,她并不反感。

就在这时,画室门被推开。

“陈晓学姐,我想请教......”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随即戛然而止。

门口站着的是张淑媛,文学系大一新生,以纯真可爱的外表和出色的文笔闻名校园。她此刻抱着一本诗集,睁大眼睛看着室内几乎贴在一起的两人。

“对不起!我不知道有人在......”张淑媛脸红得要滴血,慌忙后退。

“没关系。”墨倾自然地退开一步,笑容温和,“我们正好聊完了。”

离开画室前,墨倾回头对陈晓说:“别忘了周六的画展,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