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握紧竹简,知道最危险的时刻已经到来。未央宫的阴影中,有些东西正在苏醒,而武帝的召见,很可能是一个陷阱——或者是一个求救信号。

雨又下了起来,我在雨中看向未央宫深处,那里烛光摇曳,黑影幢幢。

这一次,我能否活下来?

我随李延年快步穿行在雨中长廊,手中紧握那卷愈发灼热的竹简。未央宫今夜格外不同——廊下灯笼比平日多出一倍,却反而显得更加昏暗,仿佛光线被什么无形之物吞噬。每盏灯旁都立着两名侍卫,他们目光呆滞,手持的长戟在灯光下投出扭曲如爪牙的影子。

“匈奴巫师在长安城中布下邪阵,”李延年头也不回,声音平板无波,“宫中感应最为强烈。陛下震怒,已命人抓捕可疑人等。”

我心中警铃大作。史书记载,汉武帝对巫蛊之事极端敏感,晚年甚至因此引发巫蛊之祸,株连数万人。难道这场祸乱的种子早已种下?

宣室殿内烛火通明,武帝高坐龙椅,面色在跳动光影中晦暗不明。令我惊讶的是,殿内除卫青外,还有数位我认得的大臣: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张汤,以及面色惶恐的几位诸侯王。

最令人不安的是,每个人身后都有两名内侍贴身站立,手中捧着黑布——似乎随时准备覆盖什么。

“李卿来了,”武帝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祥的颤音,“匈奴巫者作乱,宫中异动频发。卿素来多智,可有见解?”

我谨记规则,不敢直视武帝过久,低头道:“臣愚钝,不知巫者所用何术?”

张汤尖声道:“已在西市擒获一名巫者,其所携符咒与宫中异象相符。更有甚者...”他忽然噤声,瞥了武帝一眼。

武帝缓缓起身,这一刻,我明显看到他身后影子分裂了一瞬——至少有三道不同形状的暗影扭曲纠缠。

“巫者咒术,针对朕而来。”武帝每个字都像冰珠落地,“宫中规矩,诸卿皆知。然今夜之事,非同寻常。”

他描述了几起事件:酉时三刻,所有井水突然沸腾冒出血丝;戌时,巡夜侍卫发现多个“无面宫人”在走廊重复同一动作;最近的是子时前,有数名宫女声称看到“另一个陛下”在冷宫徘徊。

每说一件,竹简在我袖中就烫一分。

“臣以为,”我小心翼翼选择措辞,“此或是巫者幻术,乱人心神。”

公孙弘摇头:“非也,已有三人触规暴毙。”他顿了顿,“两名宫人因独处一室被发现时...只剩人皮。一名侍郎因直视倒影过久,眼窝空洞却自称能看到‘真世界’。”

殿内死寂。我胃中翻腾,强自镇定。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呼啸从远处传来,所有烛火同时变绿片刻。我明显看到武帝身后的影子膨胀了一瞬,仿佛有多个头颅同时扬起。

“陛下!”一名侍卫冲入殿内,“冷宫...冷宫方向有异光!”

武帝眼神骤然空洞:“卫青,李卿,随朕亲往查看。”

这明显违反宫中日落不可至僻处的规则,但无人敢反对。卫青与我交换一个担忧的眼神,默默跟上。

冷宫区域大雨滂沱,却有一种诡异的寂静。领路侍卫手中的灯笼只能照亮几步距离,再远就被黑暗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