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条消息上方,还有一条已删除的信息,发自苏晴的手机:“默,我好怕,你在哪?”
发送时间是8点46分,比她的消息早一分钟。状态同样是已读。
林晚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陈默不仅收到了她的求救信息,还收到了苏晴的。而他选择了先回应苏晴,甚至在事后试图删除这些证据。
浴室水声停止,林晚迅速将手机放回原处,假装睡着。陈默轻轻上床,从背后抱住她,像往常一样亲吻她的头发。
但此刻,林晚只觉得浑身冰冷。
第二天,林晚以感谢救援为由,联系了当天负责她所在区域的消防队长。在委婉的询问下,队长透露了一个细节:当云梯首先接近陈默和苏晴所在的阳台时,陈默确实坚持要求先救林晚。但当消防员指出云梯需要先固定在最安全的位置时,陈默没有再坚持。
“当时那位苏小姐紧紧抓着陈先生的手臂,似乎受了极大惊吓。”队长回忆道,“陈先生一边安抚她,一边焦急地看向您的方向。”
林晚谢过队长,挂断电话后久久不能平静。陈默的行为看似合理,但结合那条已读的求救信息,一切都变得可疑起来。
她开始回忆这三年的点点滴滴。陈默总是很体贴,但似乎对苏晴也格外照顾。每次三人出行,陈默都会下意识先为苏晴开车门,记得苏晴对花生过敏,知道苏晴喜欢什么口味的咖啡。
林晚曾经以为这只是陈默细心而已,现在想来,或许早有端倪。
那天下午,苏晴照常来访。林晚注意到,当陈默为她开门时,两人的手指有片刻的触碰,又迅速分开。那个瞬间的眼神交流,充满了林晚读不懂的复杂情绪。
“晚晚,今天感觉好些了吗?”苏晴如常拥抱她,但林晚觉得这个拥抱比以前更加用力,仿佛带着愧疚。
三人坐在客厅里,电视上正在报道火灾后续新闻。记者提到,火灾起因是西侧一户人家的老旧电路短路,加上户主私自堆放大量易燃物品,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真是太不幸了,听说那户人家...”苏晴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因为她注意到电视画面中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年轻女子正在接受采访,声称自己是火灾的第一发现者。
林晚也看到了那个女子,猛地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