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的“京中姐妹们说的”,就是所谓的“八卦”,可偏偏这话戳中了要害。通州知府的人选,其实是赵珩和李嵩早就商量好的,没想到被沈清辞当众捅了出来。
皇帝皱起眉头,看向吏部尚书:“李卿,沈清辞说的可是真的?”
吏部尚书脸色发白,支支吾吾地说:“陛下,这……这都是坊间传闻,当不得真啊!张谦在任上政绩尚可,臣也是经过考察才推荐他的。”
“政绩尚可?”沈清辞轻笑一声,“臣女还听说,张谦在县令任上,为了追求政绩,强迫百姓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粮食减产,去年当地闹了饥荒,他还隐瞒不报,多亏了路过的御史发现,才让百姓得到了救济。这些事,吏部尚书难道不知道吗?”
她这话一说,殿内一片哗然。这些事虽然是“八卦”,但其实有不少官员都有所耳闻,只是没人敢当众说出来。现在被沈清辞捅了出来,大家都等着看吏部尚书和李嵩的好戏。
萧玦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他看向沈清辞,这个平时只在赏花宴上见过的沈相嫡女,似乎和传闻中那个柔弱文静的样子不太一样。
皇帝显然也听说过一些传闻,脸色沉了下来:“吏部尚书,即刻派人去调查张谦的事,若属实,严惩不贷!通州知府的人选,重新考察!”
“是,是,臣遵旨。”吏部尚书擦了擦汗,狼狈地退了下去。李嵩瞪了沈清辞一眼,却不敢再多说什么。
朝会继续进行,沈清辞却没再开口,只是偶尔在官员们讨论事情时,插一两句“八卦”,比如聊到某官员的儿子在外面惹了祸,提醒该官员要约束家人;聊到某地方官和富商走得近,暗示要查一查是否有利益勾结。这些话看似无关紧要,却总能点到关键之处,让皇帝对一些官员产生了疑虑。
朝会结束后,官员们陆续离开,沈清辞刚走到殿外,就听到身后有人叫她:“沈小姐,请留步。”
她转过身,看到萧玦正朝她走来,玄色蟒袍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身姿挺拔,气场强大。沈清辞心中一紧,面上却装作平静:“摄政王殿下,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萧玦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她脸上,“只是觉得沈小姐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倒是让本王刮目相看。那些‘八卦’,倒像是早有准备。”
沈清辞心中暗道,果然被他看出来了。她垂下眼眸,轻声说:“殿下说笑了,臣女只是平时听父亲和家中的客人闲聊,记下了一些事,今日刚好派上了用场。若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殿下恕罪。”
“不妥之处?”萧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