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而现在,这个概念甚至还没有在江城出现。

这就是我的机会。

我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

【关于构建江城高校“数字信用”生态闭环的可行性报告】

……

第二天一早,我被手机的震动吵醒。是刘宛发来的消息。

“安安,昨天给你转的生活费怎么一分没动?是不是不够花呀?要不你申请一下学校的贫困生补助吧,妈妈听说那个一个月有好几百呢,也能帮你减轻点负担。”

隔着屏幕,我都能想象出她那副假惺惺的嘴脸。

她一边把我逼入绝境,一边又想在所有人面前扮演一个关心继女的好妈妈。她甚至巴不得我去申请贫困生补助,这样,全校就都知道我这个“富家千金”过得有多“落魄”了。

我直接将她的消息删除,然后打开了学校的论坛。

果然,一个加精置顶的帖子高高挂在首页。

【惊爆!本校大一新生池安安,竟是江城地产大亨池宗正的女儿?!】

帖子下面,附上了我的录取信息和我父亲的一些公开资料。

一石激起千层浪,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真的假的?富家千金来我们这扶贫吗?”

“怪不得昨天看她一个人拉着行李箱报到,身边连个助理都没有,原来是在体验生活啊。”

“楼上的别酸了,说不定人家只是低调。不过有一说一,长得是真漂亮。”

我冷笑一声。刘宛的动作还真快。

她这是想先把我捧上“富家千金”的神坛,然后再让我狠狠地摔下来。可以预见,当同学们发现我这个“千金”连食堂五块钱的套餐都要犹豫半天时,会是怎样一副场景。

流言蜚语,足以杀死一个人。前世的我,就是这样被一步步逼向崩溃的。

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她如愿。

我没有理会论坛上的风言风语,而是直接去了学校的助学贷款中心。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刘宛强加给我的“贫困”标签,变成我最锋利的武器。

03

助学贷款中心的老师姓张,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严肃。

她推了推眼镜,看着我递交的申请表,眉头皱了起来。“池安安同学,你的资料我们审核过了。根据你父亲池宗正先生的纳税记录,你完全不符合我们贫困生补助和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

“老师,我父亲的钱,是他的钱。我现在已经成年,我需要靠自己独立生活。”我平静地回答。

张老师显然不相信我的说辞,语气里带着不耐烦:“同学,这里是助学中心,不是你和家里赌气的地方。请不要浪费公共资源。”

“我没有赌气。”我从书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摆在她的桌子上。

一张是银行流水,上面清晰地显示着我卡里唯一的收入,就是那笔65.1元的“生活费”。

一张是通话录音,里面是刘宛“苦口婆心”劝我去申请贫大Bǔ助的录音。我提前用软件处理过,隐去了她的声音特征,只保留了关键内容。

最后,是一份打印出来的,我父亲池宗正与刘宛的婚姻关系证明。

“老师,我的生母早逝,这位刘宛女士是我的继母。她掌控着家里的财政,并且明确表示,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是651元,分十次发放。如果这都不算贫困,那我不知道什么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