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探测船穿越无尽海域的归程格外平静,舱内的代码种子在共生能量的滋养下,已悄悄冒出淡绿色的嫩芽。林野指尖轻触嫩芽,义眼中的共生核心瞬间读取到种子内的代码序列——那是东陆文明千百年积累的生态代码,不仅包含抗极端环境的基因片段,还藏着能促进不同物种共生的“共鸣因子”。

“这些种子不只是植物,更像是文明的‘信使’。”陈老捧着装有种子的培养皿,镜片反射着屏幕上的代码图谱,“你看,这一段‘共生诱导代码’,能让植物与机械形成稳定的能量循环,要是种在星尘之城的工业区,既能净化废气,又能为机械提供持续能源。”

小远立刻调出星尘之城的三维地图,在工业区标注出数十个种子种植点:“我还能给种子加装‘代码定位器’,实时监测它们的生长状态,要是遇到异常,机械维护队能第一时间赶到。”

当探测船驶入星尘之城的港口时,岸边早已挤满了迎接的居民。小满捧着自己培育的“发光藤蔓”跑上船,看到代码种子的嫩芽时,眼睛瞬间亮了:“林野哥,我们可以在种子旁边种上藤蔓,让藤蔓的生命代码和种子的生态代码相互促进,这样它们长得更快!”

接下来的一个月,星尘之城掀起了“代码种植潮”。居民们在工业区、居民区、生态保护区划分出不同的种植区域,老赵改造的“代码播种机”能精准将种子埋入土壤,并同步注入共生能量;阿夏带领护卫队在种植区巡逻,防止野生动物破坏幼苗;曾经的守旧派成员也主动加入,他们熟悉旧世界的土壤特性,总能找到最适合种子生长的地方。

可就在种子即将开花时,西部的种植区突然出现异常——那里的幼苗不仅停止生长,叶片还逐渐变得透明,像是在被无形的力量“溶解”。林野赶到现场时,发现土壤下的代码流正以异常的速度流动,像是在躲避什么。

“是‘代码空洞’!”陈老拿着仪器检测土壤,脸色凝重,“旧世界的战争中,这里曾被投放过‘代码吞噬弹’,导致地下形成了没有代码能量的空洞,种子的代码被空洞吸引,才会出现溶解现象。”

小远调试着代码解析仪,屏幕上显示出空洞的范围:“这个空洞有半个种植区大,要是不填补,周围的种子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波及星尘之城的代码网络。”

林野突然想起东陆共生者提到的“共鸣因子”——种子内的代码能与其他物种产生共鸣,或许也能与地下的代码残片形成连接。他立刻让居民收集种植区周围的代码残片,再将东陆种子的嫩芽与残片放在一起,注入共生能量。

奇迹发生了——嫩芽的代码与残片的代码开始相互缠绕,形成一道淡绿色的光带,光带顺着土壤渗入地下,逐渐填补代码空洞。当空洞被完全填补时,透明的幼苗重新恢复了绿色,还长出了新的枝叶,枝叶上浮现出与东陆相似的代码纹路。

“成功了!”小满兴奋地抱住身边的机械犬,机械犬的能量核心也亮起淡绿色的光芒,与幼苗的代码产生了共鸣。

这件事让林野有了新的想法:“我们可以建立‘跨域代码库’,将两个大陆的代码资源整合在一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消息传到东陆后,东陆的共生者立刻响应,他们通过跨大陆通讯网络,将东陆的生态代码、机械代码、生物代码全部上传到代码库。林野则组织星尘之城的研究员,将自己大陆的代码资源分类整理,补充到代码库中。

不久后,首个“跨域共生实验室”在星尘之城成立。实验室里,东陆的研究员正在培育能在沙漠生长的代码植物,星尘之城的工程师则在研发能与植物共生的机械工具,两地的孩子们通过全息投影,一起观察种子的生长,分享各自大陆的故事。

这天,林野收到了东陆发来的影像——东陆的种植区里,来自星尘之城的“蓝绒草”正在与当地的“光叶树”共生,蓝绒草净化土壤,光叶树提供能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影像的最后,东陆的白发老人笑着说:“这就是代码种子的力量,它不仅能让土地焕发生机,还能让两个文明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林野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看着外面生机勃勃的种植区,义眼中的共生核心与天空中的共生之网遥相呼应。他知道,代码种子带来的不只是生态的改变,更是文明的共鸣——当不同的文明在代码中找到共同的语言,就能跨越山海,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夜色渐深,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研究员们还在忙碌地整合代码资源,孩子们留下的画作贴在墙上,画里有两个相连的大陆,大陆上长满了发光的植物,人类与机械、生物手牵手,在星空下欢笑。这画面,正是两个文明共同追求的共生愿景,也是代码种子在废墟之上,种下的最珍贵的希望。